第十一章 落雲墜夢(1 / 2)

雲夢山,位於大寧楚州境內。與赫赫有名的景江相鄰。

三座極陡峭的圓形山峰拔地而起,活象指向天空的三根手指,據說最開始的時候,此山並不叫這名兒,因這山遠遠看去象手指頭,而山腳下方圓三十裏又被毒瘴包圍,無人敢入,故附近的百姓都叫其毒指山。

直到太宗年間,名相吳果卿年青時,知楚州。路過此地,嫌毒指山的名兒過於難聽。決定替其改名。

據說他特邀友人泛舟於景江之上,見這山腳毒瘴密布,有如雲霧,而又有景江水氣蒸騰,形成的霧氣凝於山腰,整座山峰遠遠看起來雲霧繚繞,那吳知州見這山便如落入雲霧一般,當即靈機一動,將此山改名作雲夢山。左右問其意,言:“山墜雲裏,人墜夢中。”

自此,此山便更名為雲夢山,不過讓這山真正得享大名的,卻是太虛道祖的關門弟子,那位赫赫有名的金靈天女。這天女在封神大戰之時,已是個有名的女修,當年太虛道祖在太清殿講道,這天女每日必來聽講,而每次聽罷則必有所得。那道祖見這女娃兒根性深厚,福緣過人,便起了收徒之念。

當即在一日講法畢時,示意她留下,等前來聽講的修士散盡,方對其言明收徒之意,那天女當真是喜出望外,當即便要叩頭拜師,卻聽一聲響,膝下的蒲團化作兩半。

這聽講的蒲團,皆是道祖親手煉製,結實耐用,並不次於普通的仙家至寶。她一跪之下居然自己裂成兩半?道祖見狀大奇,當下掐指一算,始知原來這金靈天女前麵還有一位師兄,而那位師兄此時尚未入門,所以她拜師的時辰未到。

當下便對那天女說明的原由,又將太清一門的道法盡數傳與了她,最後指點她去雲夢山等候師兄。而這位師兄,便是當時還叫管寧的李大軍神。

直到管寧入了門中,道祖才又將金靈天女收入門中,成了他的關門弟子。但真要論起來,無論是前麵的管寧或是後麵的李信,道行遠在天女之下。

當年天女奉命來雲夢山等管寧之時,見山腳瘴氣逼人,便施展妙法,將那毒瘴盡數化為真正的雲霧,自此雲夢山這個名字也算坐實了。

不過那時,知道雲夢山的人依然很少,而金靈天女更是籍籍無名,直到後來聖武女皇臨朝,大寧朝堂一片混亂,而已升任中書令的吳果卿,保著高宗唯一的兒子,也是女皇親生的小皇子,後來的武宗陛下。棄了官位,一路南下,躲到了雲夢山腳下。

因功德未滿,一直在雲夢山上修行的金靈天女見了山腳下的君臣二人。,當下將他兩個接入山中,時值兩大妖王前來拜師,天女便許諾言隻要願意隨她扶保武宗,收伏聖武女皇,便收二妖為徒。

此後女皇雖然氣運滔天,卻始終拿雲夢山無可奈何,等其氣運稍減,天女便幫著那武宗君臣一路殺回臨安,最後逼得女皇退位,武宗繼位為帝。自此雲夢山得享大名。大寧自武宗之後的曆代國君,登基之時,皆會前往雲夢山焚香祈福。自此以後,雲夢山天下聞名。

不過此山名聲雖大,但極少有人進入山腳下的雲霧之中,更不要說爬上山。就算曆代皇帝來此祈福,也是在三十裏外的拜仙台。此台乃武宗時所建,據說武宗皇帝繼位之後,多次深入山腳下的雲霧之中,試圖再次找到上山的路徑,結果無論怎麼走,隻能回到原處。

那武宗皇帝無奈,隻得在那處建高台一座,此後曆代皇帝前往雲夢山祈福便在這拜仙台上。自武宗至現在數百年間,除了那妖狐聖姑姑,再無一個人能登上雲夢山。

如今,周大神君正站在那拜仙台前發愁……

自從向趙嫣坦白了那劉家小妞兒的事情之後,這瘋婆子就沒給過他好臉色。插科打混,撒潑耍賴,各路招術已然用盡,卻依然不見好轉,反倒是兩個女孩兒成了知交好友,平日裏二人再加上貓月兒在一處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可自己往跟前一湊就立馬停嘴,劉思雨對自己還好些,趙嫣卻是一臉橫眉冷眼,說出的話更是夾槍帶棒。

如此數日下來,就連那胖墩兒趙哲見了自己也一臉鄙視。本就氣不打一處來的周大神君,一頓臭揍總算讓這肥豬老實了下來。不過,趙大小姐看自己的臉色就更差了。

用力揉了揉鼻尖上三顆上竄下跳的麻子,周大神君看了看不遠處的鹿陵君,三個小賊娃正圍著這傳說中的神仙問東問西。已經十多天了,三個家夥依然興致不改,周羊兒不禁佩服這鹿老妖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