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次登場(1 / 1)

那幾年經濟發展得到了各種政策的支持,全國各地都顯得生機勃勃。原本發展效益一般的RS單位正好搭上順風車,業績一路上飆,做領導的很是開心。這領導一開心,就覺得自己的這班員工還是很可愛的,怎麼說都該為各位員工謀些福利了。於是領導在Y市的某個地帶畫了一個圈——準備建單位福利房。

周楊的媽媽那時還年輕,偶然間從同事們口中聽到了消息,拔腿就去找負責登記的好姐妹,讓她把自家的名字放前麵點,誰知道還是遲了。正在她嘮嘮叨叨地向周楊爸爸投訴時,領導為了安撫民心,又發下話來,沒分到房的,又有需要的,單位願意補貼,當然嘛,條件是不要超過單位自建房的標準。於是周楊媽媽急忙托了朋友,找到了一個環境還行的小院子。院子起了有幾年了,入住率不低,但也還有這麼幾套空著。周楊媽媽實地勘探完,果斷買下,不久,就開始裝修了。

那個時候的周楊小小個,四五歲的模樣,正是喜歡玩的時候。家裏開始裝新房之後,他最喜歡的就是跟著爸爸到新房裝修現場。那麼多的裝修材料,到了他手上都變成了各種有魔力的玩具。剛開始裝修工人還是很喜歡他的,熱鬧嘛,但是多了,就不行了。不是才鋸好的木條不見了,就是擱在一旁的木板被丟進了垃圾堆裏。最極品的一次是周楊一時興奮把人家的小工具包塞到放進了自己的小書包,帶回了家,誤了人家大半的工。包工頭隻好很委婉的向周楊老爸說了情況,希望周楊少來,最好不來現場。

可關鍵在於,能照顧周楊的兩位大神——周楊的爺爺奶奶正好出去旅遊了,外婆一家也不在,媽媽工作又騰不開手,相較之下,清閑一些的爸爸隻能無奈地拖著他到處走了。聽了包工頭的投訴之後,爸爸隻有下了命令讓周楊在小院裏自找樂子,然後隨時用眼睛瞟著,避免兒子丟了。

好在小院還挺安全,周楊也算是個乖寶寶,從不亂跑,所以周楊一直安全的遠離拐賣事件。而就在他被趕到戶外的第二天,另外一個小家夥出現在他視線裏——不出兩分鍾,兩個小家夥就已經瘋一塊兒去了。等到了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時候,兩個人從眼裏流露出惺惺相惜,依依不舍,讓兩家大人都好生奇怪。等周爸爸在回家路上一問,才知道那個小子叫趙俊生(隻是周楊娃娃音說不準,讓周爸爸誤會人家叫趙菌森,後來兩家大人認識之後,才弄明白)趙俊生這孩子比周楊小半歲,家裏也正在裝修,就要搬進小院裏去了。

至此,故事裏的兩個主人公登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