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A應邀參加一次群眾性演出,主辦單位請他上台講話,他激情萬分,拿著話筒連講了三個“好”。他說,一是活動辦得好,二是演員表演得好,三是社會效果好。
那時,我剛參加工作,但第一次見到老A這樣的大人物,認為他的講話很有水平,不愧為多年的老文化人了。
我所在單位屬於老A管轄的係統,不久,我再一次聆聽了他的講話。
那是我市一名業餘作者的作品在全國獲了獎,市裏為他開了一個作品研討會。老A作為領導,開場由他致詞。我洗耳恭聽,裏麵又是三個“好”:第一是作者的構思好,第二是在全國獲獎影響好,第三是希望作者的作品越寫越好。
我一聽,確實有水平!但怎麼老A的講話都離不開“好”字呢?
年底,老A下基層調研。他來之前,單位上上下下忙碌了一陣子。老A來的那天,先是看了現場,再就是聽彙報,最後由他提要求。
我的心裏萌生一種猜想,老A也許又要在講話中說“好”了。果不其然,老A沒有提出任何要求,隻總結了三個“好”,他稱讚說,你們單位的班子有三個特色,那就是好班子、好領導、好群眾!
這話一出,單位所有的人臉上都掛滿了笑容。
不久,我們單位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領導去世了,老A前來悼念。我便想,老A啊,這次看你還怎麼說!
結果,老A握著家屬的手,深情地說,老先生是我們的好幹部,他的去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誌,他的好作風、好傳統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我一聽,心裏不知是什麼滋味。
原刊責編 穆文婷 本刊責編 申平
【作者簡介】 李國新:湖北荊州人,湖北省作協會員,發表文學作品200多萬字,出版《兒子的旋律》等小小說集6部,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