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說話 我與《小說選刊》(艾克拜爾·米吉提)(1 / 1)

我的短篇小說《哦!十五歲的哈麗黛喲……》(原載《邊塞》)被《小說選刊》1982年第3期轉載,在該年度短篇小說評獎時,讀者投票不少,這讓我對《小說選刊》刮目相看。

記得有一次去王蒙老師在前三門的家,作為時任評委,他說,你的小說進入了最後一輪投票,但是,有同誌提出,你1979年得過獎了,這次的機會可不可以給別人,讓別的少數民族作家也得獎。我說,得獎一次和得獎十次之間似乎沒什麼區別,那就把機會讓給新人吧。以至於很久很久以後,有人提起我得過全國短篇小說獎,他們還會提起我的小說《哦!十五歲的哈麗黛喲……》。這一點,我想是和《小說選刊》的影響力分不開的。

1983年,我的一篇小小說《角度——目標》發在《小說界》,《小說選刊》1983年7期予以轉載。這篇小說後來被多種選集選載,被譯成德文、保加利亞文等外文和國內的幾種少數民族文字。2006年21期的《讀者》甚至將其作為卷首語。這也說明《小說選刊》的選家眼光。

《小說選刊》自1989年第12期印出後就停刊了。這一期正好選了我發在《人民文學》同期刊出的小說《走動的石人》。應當說,中國當時還沒有進入電子排版時代,能夠同期轉載我的小說,還得感謝時任主編李國文先生。現在,有了電子版,同期選載幾乎成了所有選刊的通常做法。以至於讓很多原創刊物頗有緊迫感。

此後的近二十年光景,我搞宗教史研究,寫出了《穆罕默德》,搞元史研究寫出了《木華黎》和一批學術論文,搞文學翻譯譯出了《阿拜箴言錄》等,卻沒有再寫小說。重新寫起小說,是2008年兼任《中國作家》主編後的事了。2009年5月去甘肅隴南地震災區采風,頗有感觸,本想寫一篇散文,寫著寫著就寫成了小說《群山與莽原》(載《黃河文學》),《小說選刊》於2009年12期選載。這是我時隔二十年後發表的第一篇小說。《小說選刊》則給我續上了隔斷的小說寫作曆史。

這兩年來,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每年我都會寫一兩篇小說。2010年所寫的小說《風化石帶》(載《中國作家?文學》),被《小說選刊》2010年7期選載,之後同樣選入該年度多種小說選本。這再一次印證了《小說選刊》的影響力。

今年,我發在《上海文學》的兩個短篇《5路車站》《航標》,被《小說選刊》2012第8期選載。很多朋友告訴我,他們從《小說選刊》看到了我的小說新作。這就是《小說選刊》的魅力所在。在當今這樣信息大爆炸時代,讀者需要《小說選刊》選家的視角,為自己節省大量的搜索和閱讀時間,同時獲得美的享受。這就是《小說選刊》不容忽視的時代價值。

艾克拜爾?米吉提:1979年處女作《努爾曼老漢和獵狗巴力斯》榮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作品三次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多次榮獲其他文學獎項。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中國作家》主編、二級編審,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著有中短篇小說集《哦,十五歲的哈麗黛喲……》《瘸腿野馬》,短篇小說集《存留在夫人箱底的名單》《藍鴿、藍鴿……》《艾克拜爾?米吉提作品集》(四卷)、《艾克拜爾?米吉提短篇小說精選》、譯著《阿拜箴言錄》、評論集《耕耘與收獲》、散文精選集《哈納斯湖畔之夜》等。作品譯為多種外文和國內少數民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