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湖邊受襲(1 / 2)

經過一個多月的遷徙,羚族終於來到了湖邊。石路是第一次看到這個湖。荒原裏各部都把這個湖叫做星星湖,石路看這湖也不像星星,鬼知道這名字怎麼得來。

湖很大,視線所及的隻是北邊的一小部分。湖北邊是一些沙灘,南邊遠遠的看去是高山,水很清澈,也有很多魚。

據巫說這湖冬天並不結冰,湖的北岸邊上由於大河小河的注入,形成了些小的山穀。山穀中有一些石洞,供人們過冬避寒用。

每條河邊有許多夏天漂來的枯枝樹木,為前來過冬的人提供了現成的燃料。更重要的是,北邊一些河流裏的魚群,冬天都會遊回這裏,這幾乎是冬天裏唯一能夠獲得的食物。

南邊的群山對於大荒原的部族來說是一個禁地。羚羊和野牛等等大批的動物都會繞過湖東南進入南邊的山中,荒原上生活的人們卻從未跟著它們的腳步進去過。

巫說,隻有一些找不到過冬的地方或者被圍攻太緊的小氏族偶爾會進去,返回的極少,而且據說山裏很危險。

沒有人知道山裏有什麼,也不知道羚羊群 野牛群去了哪兒。人們隻要隻要在秋天儲存些食物,在這等三四個月左右,羚羊群又會回來。

湖裏能看到不少的魚,隻是捕捉起來很困難。羚族既不會造船也沒有網,隻有靠身手敏捷的獵手在岸邊用長矛紮。每紮到一條就會驚動邊上的魚群,想要繼續的捉魚就得換個地方,這樣的效率十分低下。

漆說,這裏的部族都這麼幹,哪怕是角部落那樣有著多個氏族聯合的大部族,他們也隻能在湖邊淺水區活動。荒原的部族都遵循一條法則,那就是絕對不下水,那裏比原野危險。

湖邊是曆年戰爭最多的地方。每年冬天大荒原的部族都會集中在湖邊,為了爭奪捕魚的場所和居住的山洞,常常大打出手。羚族去年就因為居住的山洞被角部落占領,捕魚的獵手同樣遭到伏擊而損失慘重。

“如果在湖邊定居的話,日子也許會好過些。”石路對巫說。

“那樣更危險,大部分時間湖邊都不適合狩獵,有限的幾塊地盤都被強大的部族占據。”漆告訴石路,“春天開始湖水會上漲,一些山洞都被淹沒,羚羊和鹿也前往北方。湖邊沒有能填飽肚子的東西,還有一些威脅。”

“角部落的幾個主要氏族不遷徙,一直守在湖邊。隻有夏天水漲到淹沒山洞的時候他們才短暫的進入荒原,退入荒原主要是要躲避水中出來的土龍。”漆告訴石路。

土龍是一種危險的生物,族人都知道。這是一種性情凶猛的動物,長著極大的嘴,嘴裏布滿尖牙。它們的皮很硬,長矛刺不透,經常趴在水邊或者草叢裏。一年中,隻有深秋和冬天看不見土龍的蹤影,其他時節經常都能遇到,攻擊人一點也不亞於猙獸。

最近漆常常指導石路,包括分食物時也帶著他。或許是看到石路的失憶症好的差不多了,就加緊培養接班人,所以對於周圍的事兒,哪怕別人都知道,漆都會和石路說一遍。

巫禾也一樣,告訴了石路很多關於和神溝通的方法。“土龍?”石路心想,可能是鱷魚之類,沒想到這湖裏還有鱷魚,看來危機無處不在。

沿著湖尋找了幾天以後,終於在一個比較僻靜的角落找到一個不太深的山洞。漆指揮大家把肉幹等曬一下,狩獵隊伍則熟悉周圍的情況,看看有什麼威脅的動物。

采集隊在隊長的帶領下收集河邊的枯枝敗葉,並且在洞裏點燃篝火。要等到烤幹石壁並且驅逐出裏麵的蟲子動物以後,物資和人才入住。

而這時候石路才注意到原來族裏用的是鑽木取火法。以前不論是在溪邊宿營地還是遷徙中,都有人帶著用枯木燃著的火,需要的時候一吹就點著。

“等找到燧石,可以改進一下取火方法。”他心裏想道。隻要找到合適的燧石,做成原始的火鐮,平時收集一些易燃的戎草作為引火的東西,就比背著專用的木頭方便。

石路有些懊惱,來到此地幾個月了,心態上還不是完全接受,而一些習慣上,生活技能上依然欠缺,這是自己製作弓箭和毒藥都無法替代的缺憾。

每一種生存手段都是經過幾代人十幾代人的考驗而總結的,能傳下來的證明能適應這個殘酷的環境。好在一切慢慢變好,他隻求在這個冬天說服漆真正的定居下來,慢慢的用自己的有限知識改變大家生存環境。

他擔心的是,隨著每天打獵,采集,防禦,以前的知識會被忘卻,所以桑看到石路每天都用刀不停的刻刻畫畫,她幫石路保存的獸皮,族長分配的取暖的皮也被刻滿了怪異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