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剛來時也二百多人的,結果遇上幾次凶險損失慘重。不費什麼勁,牛族也加入了羚族,他們的圖騰也早就丟了。羚族人數擴充到一百六十六個。
整合了新的隊伍以後,食物依然是問題,特別是新加入的族人,挨餓更嚴重!而附近除了狼群和虎以外,冬天很難看到別的獵物。
石路冥思苦想,終於決定想個辦法,還是在狼上下功夫。一群狼五十多頭,雖然沒有荒原的狼群那麼多。
看到山凹上充滿溝壑,他讓狩獵隊選中一條長五百多米,高二十多米的溝壑,然後把好不容易捕獲的兔子捆著放裏麵。
溝壑一頭用積雪和石頭堵住,裏麵扔進一隻好不容易得來的兔子,兔子的血也被撒在周圍。雖然鮮血很快凍住,還是引來了一群狼。
眾人在石路的指揮下,往裏麵扔石頭,使勁的砸,接著堵住所有出口。就這樣遠距離的攻擊,弄了三十多頭狼。
石路看到雪很深,就親自帶著老人在每次宿營的營地周圍挖了些陷阱,裏麵有削尖的木矛,枯草結成的扣兒等等,邊兒用棍子把雪敲緊了,十分光滑。
就這樣簡單的方式倒是捕獲不少小動物,狐狸,貂,野雞等都陸續的見到。休整了一天以後,北邊的風雪越來越大,隻好繼續的往山凹南方翻過去。
下了南邊的坡以後又是一個較矮的山脈,山上都是一些鬆林,沿著山脈走了十幾天,獵物也比高山上多些。這一天突然發現前麵有一個小的懸崖,懸崖下有個洞。
石路決定在這洞裏休整。石路首先進洞,拿著火把到處照,洞不算深,最裏麵卻嚇他一跳!裏麵有頭熊!急忙跑出來又一想:這應該是冬眠!於是帶著狩獵隊進洞,在熊醒來的瞬間亂手亂腳的戳死了這頭動物。
由於捕獲的熊補充了幾天所需的食物,族長石路就決定繼續前進。順著石洞邊上的凍住的小溪往下遊走,漸漸的就下了矮的山脈。
彎彎曲曲的溪水帶著眾人一會東一會西的,走了十多天,終於發現溪的盡頭是一個峽穀,峽穀中一條河流過,這河現在凍住了。河流是西北東南的走向,看起來水量不小。
峽穀在溪水交彙處起往東南一公裏左右就到了盡頭,那是河的出口。同時河口左邊是懸崖,右邊是矮的山,山穀很寬,西北方向還延伸進去許多。由於視野有限隻看到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山麓。
山穀南北最寬大概也十公裏左右,最窄的是河流出峽穀的地方,一公裏左右。河流沿著山穀北邊的山腳流到出口,河的南邊則是較為平坦的緩坡,裏麵還有個大沼澤。
這個西北-東南走向的山穀北麵就是石路帶著族人來的方向,是一些高山。南麵是森林密布的相對平緩點兒的山,看起來應該是山脈分支。整個峽穀就是一個長形的盆地。
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山穀兩邊居然有一些竹林!而且又發現了馬群,就在這竹林中靠著樹葉,竹葉為生。
看看這峽穀的地形,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南北都是山,東西方向的森林和水域能夠起到隱藏族人的作用。
即便裏麵有人居住,人數應該不多,否則應該看到煙霧,這麼冷的冬天不可能不生火。竹林的存在,能夠讓石路獲得更好的材料,改造手中的弓箭。
看到冰凍的河,石路知道食物問題已經解決。有了河就意味著有魚,隻要想辦法破開冰麵就能夠捕撈。
令石路最為滿意的就是峽穀地帶能夠看到有很平的土地分布,比大荒原上還平整。幾公裏寬的地麵都像是河水衝刷出來的。
這樣的地形,隻要不受外來攻擊,安全的發展農業是最佳場所。氣候他不大擔心,手頭的作物都能種植。
石路決定,今後就在這裏定居。隻要先安頓下來,然後找出新的捕獵方法,讓族人安心,大多數人就不會想著回大荒原。
接著慢慢的探查清楚峽穀的狀況,一步一步的把人們帶入全新的生活方式中。等在這建立起一個穩固的定居點之後,就不會再懷念大荒原。
在大荒原中發展,力量弱小的羚族無法抵禦外來的威脅,進程會被打斷。隻要這個峽穀裏短期內沒有威脅,能為石路贏得幾年的時間,他就能帶著族人站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