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2 / 2)

在南側緊挨著大廳的是巫的,他帶著自己的伴侶:一個矮矮的瘦瘦的女人和兩個徒弟住在那,背後還有個門和石洞相連。

大廳北的那棟房子是石路和兩女的住處,也是獨占了一整棟屋子。石洞口也被搭上架子蓋上草,邊上和房屋連接的地方也用牆擋起來,隻有從大廳或巫那裏才能進去。

巫打算在裏麵製藥以及加工一下石壁,做一些壁畫記錄部落的事跡。

緊挨著巫的那一棟屋子則作為廚房,裏麵已經架起灶台放好器具。從山後用竹管引來的水直接通到裏麵。

廚房剛剛完工後後勤就在那做飯了。為了方便族人,今後將統一的在那裏吃飯。

這屋子的正對麵,緊挨著石路的屋子的那一棟就是製作各種工具的地方,石路倒是不怕吵,畢竟大家忙活時他不可能在睡覺。

其他的屋子除了給老人小孩分配了兩棟以外都是別的氏族成員的住房,暫時有點兒特權的也就巫和石路了。

那些已經確定了伴侶關係的,會被分到一個房間。石路擔心房間不夠,就把三十平米的房間分成兩兩個隔間,中間用竹籬笆敷上粘土阻隔。雖然都會聽到幹事兒的聲音,不過現在聽床比起過去就看著沒有遮攔強多了!

還有一間是給孕婦專門準備的,生產就會被安排進去統一照顧。沒有伴侶的則男女分開,每十個人一間,一棟這樣的矮房子就住了二十個人,至少避免了亂搞了。

廁所則統一安排在南側盡頭的溪水邊,底部用了好多石頭,還可以引入水衝掉,條件有限所以暫時石路還不考慮基肥的問題,隻有飲水係統完成後才能重新安排。

這次方便的地方男女分開,不再是混合在一塊。巫擔心夜裏可能會有人就近解決,畢竟習慣了。

分配後,還有三棟房子剩餘,暫時就先用來堆放雜物。

在馬場上也用剩餘的材料蓋了幾個草棚用來堆放柴禾。采石場附近,也蓋起了幾個簡單的草棚,未來陶器就打算用窯了,就在石灰窯邊上湊合著弄一個。

石路一看石灰還有些剩餘,就把所有房屋的內壁外壁統統塗成白色,還在大廳中間的屋子上讓巫畫上梅花以及那個龍頭的玩意兒。接著每棟屋子都準備了火塘慢慢的烤幹。

族長石在自己的房子裏不燒木柴,而是自個燒製些木炭。

等入住完畢以後,連續的下了七天的雨,雨季正式來了。石路擔心小麥的生長,按正常說來這個季節,種植這類作物不大適合,但是也就先湊合著試試看。

不過一切都好,小麥長的不錯,黃豆也更好,土地肥沃,暫時也不用施肥。

這時候石路開始設計自己的房子了,首先是在臥室用剩餘的土磚建了一個炕,煙囪在牆壁以外,用石頭隔開,防止點燃屋頂。

炕上鋪上了層幹草,然後是獸皮,還在獸皮裏放了不少幹草竹葉弄了個枕頭。被子是沒有的,也就是一張較大的獸皮,三個人湊合過而已。

接著是找來些粗的竹子,用做梯子時的方法打了些眼兒,竹篾現在他也能用石刀和嫩竹做了。這些東西湊合起來組合了椅子和桌子。

另一間則作為書房,其實就是亂七八糟的獸皮,以及現在開始用的竹片兒。所有的資料都由兩個女人幫他整理好。別的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東西。

等完成自己的屋子以後,他讓長老們帶著族人製作更多的凳子,桌子,以及布置他們的屋子。

泥磚不夠,所以除了石路自己,巫,產房以外暫時都沒有炕,暫時隻能先用竹床。不過現在並不冷,以後來得及給他們弄好。

比較麻煩的是在椅子和桌子上,沒有木板,竹子做起來很費勁。經過努力,長老們還是做到了每個屋子一張桌子。廚房兼食堂裏則是湊成了幾張長桌子。大廳裏擺放一些架子用來放置物品,開會的地方也準備了高竹椅和桌子。

完成室內的安排以後,雨停了。巫又一次提出來祭祀一下,畢竟建造比帳篷更好的居住場所是前所未有的。石路同意巫這麼做,並且給出些建議,讓他辦的隆重一些。

祭祀之前,石路召開一次長老會議,吩咐一些事項,並且決定在祭祀時把這裏正式改為華村。

族人們從洞裏把東西搬出來之後,石路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慶祝和祭祀活動,還給族人半天去安排自己的房子。

搬入新家以後,整個華族又回到原來的生活中,打獵,采集,製作修理工具,整理四周。整個建房的過程中,工具消耗了三分之二,大部分沒法再使用了。

在忙著修理工具的同時,石路帶著人把兩排房屋中間的長的場地徹底填平,暫時是泥土地,又在房屋四周挖掘了排水通道。整個五月,在雨水中,馬場周圍防禦的柵欄也被修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