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種(1 / 2)

豐收之後,巫特地準備了一個盛大的祭祀活動。全族人集中在馬場上,架起幾個鍋,煮上各種肉。同時為了保留大荒原的傳統,石路也吩咐葉烤了一些塗滿油的魚和幾隻狼。

等祭祀儀式結束,收回骨矛以及圖騰獸旗以後,盛大的宴會開始。這次宴會一是慶祝豐收,二是順便歡迎新加入的成員。

按之前的規定,這六十人都要改姓華,自動成為部落中華氏族的成員。石路認為以後可能陸續的還會有加入的人,所有的都姓華也不合適。

接受完這一批以後,新來的成員除非長老會議有特殊要求,都將不會姓現有的四個氏族姓氏,以後隻傳本氏族的後代。

新加入的六十人一開始很緊張。他們沒有坐過竹排,回來的路上都擔心被人給扔下去,又怕被抓去祭祀神靈。

不過進入華村以後就被這裏的環境驚歎了,住著比帳篷好的房子,吃著從未吃過的煮的湯,以及幾乎吃不完的魚和肉。

在他們心目中,這裏就像巫口中的神住的地方了。而這裏的人個個麵色紅潤力氣十足,不像他們麵黃肌瘦,全身都有些泥巴和寄生蟲。

一開始族人帶著他們去洗身子,草木灰簡單的消毒,用艾草擦全身的時候,他們都麵如死灰,覺著這是準備把他們當做祭品。

但看到這裏每個人都會積極的洗澡洗臉,打掃周圍的枯枝敗葉的時候,才明白這裏的人愛幹淨,這也是華族人看起來比他們清爽多了的原因。

發現華族人不再烤肉,而是用一種從未見過的工具,放入水和肉,煮熟了吃,讓從未見過這個的新族人一下子就被肉湯吸引。要不是有人阻止,可能連鍋都會被啃。有的孩子差點就啃了竹碗,幸好太硬吃不動。

而當看到比大荒原裏找到的更白的鹽的時候,他們都以為華族人遇到了神,才有這種傳說中的東西。而對於房子,他們更好奇,為何整個牆壁都是白色的。

安排這些人的時候,桑特別興奮,因為除了五個女人劃歸給葉以外,剩下的都將要進入勞動組。

分配完這些人的住房以及把他們分到各個組裏跟著學習規矩以後,巫挨個的問了他們這一年在南方的經曆。

當巫花了幾天問完後,石路大致了解熊族這一年的狀況了。熊族本來有六百多人,算是一個大的氏族了。就在去年春天快到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湖邊等待羚羊群和牛群的北歸。

熊族剛好就在湖東南遇到了狐部落的幾個氏族,雙方發生了戰鬥。熊族不敵,隻好沿著湖出口的大河往南逃避,找到一個淺水的地方過了河,找了個山洞暫時躲避風雪。

當要返回的時候,河水漲了,就沒法回去。

族長帶著他們一直往南走,一路上食物非常匱乏,死了不少人。走了一段時間以後遇到了些從未見過的氏族和部落,有的友好而且和他們交換東西,有的則不斷的攻擊他們。

那些氏族生活的地方比較熱,而且蛇類等特別多,族長就帶著熊族往東南走,走了不知多久就見到一條向東的大河。順著河往東走,直到冬天才到了一個巨湖邊,巨大的湖經常卷起風浪,水是鹹的沒法喝。

熊族一看前路不通,隻好後退了些距離,找到個森林,就在那過冬。

過完冬天以後,由於食物缺乏,好多人又病倒,族長隻好帶著人們順著河岸逆流而上,期間也看到不少的支流但基本都沒離開過主河道。就這麼走了很久,逐漸的獵物多了起來,有時候碰到支流阻斷了前行的道路還得繞很遠的路。

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眾人才發現這河的上遊好像很熟悉。繼續往上遊走,到了七月的時候發現了當初他們渡河的那地方。隻是這時的水量依然很大,所以熊族長就打算先在周圍打獵。隻要在下雪前能回到星星湖邊就行。

他們的南方之行是失敗的,最終還是要回去自己熟悉的土地。

而他們也透露說,南方的一些地方他們見到過類似華族用來堆放柴草的草棚的建築,當地人就住在裏麵。不過沒看清他們是怎麼生活的就被趕了出來,有的也使用一些有毒的長矛,沒有看到華族使用的弓箭。

石路一琢磨,也許這附近還真沒有什麼人,華穀短期倒是安全了。三麵高山一麵大沼澤,能夠進來的目前就兩條路,一條是野馬來的路,一條則是沼澤南邊進入狹長草地的路,那片地現在被命名為華坪。

不過這裏還是顯得太封閉,華穀裏可以住很多人,開發了住個十幾萬都不成問題,隻是人口來源是最大難題。隻有等明年農業穩定才能考慮出遠門,如果能建立一些貿易關係,發展速度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