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1 / 2)

回到營地,石路親自審問頭人,可是言語不通,無法知道這裏的情況。經過半天比劃他總算明白一點,這群人的目的是獵取馬,他們住在西南山洞上。

石路讓和帶幾個人看守抓獲的將近三十個傷員,他則讓頭人帶路前往山洞中查看。到了一看嚇一跳,這裏比石路剛剛靈魂穿越那會兒的羚羊部落還原始,三百多人住在一個大山洞裏,裏麵臭烘烘的。

這群人懂得用火,工具及其簡陋,骨矛也隻是動物的牙齒綁在木頭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這群人裏有沒有巫,隻是看到到處是骨頭,動物的,人的都有。

在洞的深處還有一些吃了一半的腐敗的肉,洞下方可能是墓地,到處扔著屍骸,還有些剛剛死去的,很明顯是被石路的民兵攻擊致死。

洞裏的人看到騎著馬的民兵們,都驚慌失措大喊大叫,到處躲避,頭領的從民兵後出來哇哇的叫了幾聲以後,才安靜下來。

看起來這個高地上冬天雖然極寒,不過獵物豐富,養活了這群人,否則不可能在這麼簡陋的生活條件下還有幾百人。隻是他們應該和大荒原以及南方的族群不屬於同一個階段的水平,語言完全不通,生活更原始,石器有但還是舊石器。

鹽也沒看到,不過看到一些剛剛捉回來的活物,脖子被咬開,撲騰著沒死透,而有的人嘴角還有血跡。洞裏生著火還咬動物,估計是喝鮮血補充鹽分。

“改造他們難不難?過去的羚族,鹿族,牛族,熊族都能捏到一起發展,這些人應該不難吧?不管了,缺人,帶走!”石路嘀咕了一會兒對牛箭說,“技術活難教會他們,先挖礦吧!正好現在缺人。”

牛箭其實也不懂為何族長把那藍色綠色的石頭當成寶,跑到這麼遠也拿著每天看。不過他也不在乎,聽命令就行,族長總會做出些奇跡。

這群處於舊石器時代的人樣貌和荒原種族有些不一樣,體毛更長,顴骨更高,眼眶更深一些。也不知他們的頭領說了什麼,所有人都戰戰兢兢的不敢動。

族長比劃了半天,又往西邊指了指,還指著太陽嗚嗚哇哇的說了一通。石路隻看明白就是他們從西邊來的,當太陽升起的位置往南邊移動的時候就會回西邊,明年又來這裏。

“也是遊獵的,看起來西邊在冬天更暖和”石路想道。

由於首領講話時不管是對石路還是對族人都是喜歡比劃,還有那嗚嗚哇哇的聲音,石路就給他們起了個名叫烏人。烏人對民兵們很敬畏,特別怕弓箭,所以在用繩子把他們連起來的時候沒有人反抗。

把這群人帶到營地邊,先讓他們到水裏洗了洗,接著民兵們四處打獵,獵獲了不少的山羊。一邊烤著肉,石路一邊仔細的看看這些人的情況。

受傷的還活著的不算嚴重,男子還剩下一百二十個,女人有一百五十個。還有四十個的孩童,就是沒有老人。計算了一下,走的快一些,五天能夠穿越森林到達三岔河——烏人沒有馬,即便是在森林底下植被稀疏的地域也快不起來。

對於民兵們提供的帶有鹽的烤肉,烏人顯得很興奮,他們可能沒有吃過這樣美味的肉,又或者斷了鹽的供應太久,總之吃了以後對民兵們更加敬畏和服從。第二天,石路就帶著這些人返回了。

在返回的路上,烏人對於這裏的森林很是畏懼,特別是晚上聽到狼群的叫聲,老虎的吼聲以後經常鬧哄哄的,試圖用聲音嚇唬走這些動物。

石路也觀察到,這些人可能進入過這裏的森林,隻是被一些有威脅的動物攻擊過,所以就把這裏當成禁地,如果不是民兵們一直拿著武器警戒,他們估計都不敢進入。

隊伍走了六天才返回三岔河,途中有幾個烏人受傷加上被野獸的驚嚇而死亡。石路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增加人口,以後會越來越缺勞動力。

不過對於烏人來說,也許不是壞事,隻是需要他們學會自己的語言,可能要花很久。就這幾天中,除了他們的首領和幾個孩子以外,都沒有人學會一個詞兒。

走到第三天的時候,剛準備通過瀑布,警戒的牛箭突然報告西北方向有人活動!隊伍停下來安營紮寨,石路則帶著牛箭前往查看。

牛箭發現的是前麵幾百米有剛剛燒過的火塘,估計是昨天時候的事情。順著邊上留下來的腳印,繞過一座小山,森林中出現了一片草地,西南角還建了幾個獸皮帳篷,典型的大荒原的東西。

牛箭喊了幾聲,帳篷裏就出來一群人,拿著黑曜石長矛,也是典型的大荒原裝備。這些人看到騎著馬的民兵,也如同其他族頭一次看到的一樣有些驚恐,不過聽出口音以後,就稍微放鬆了警戒,靠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