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部落呆在平原的時間裏,作為華部落西南的防禦力量。桃部落使用華部落的曆法和度量衡。
最後的協議是對附近地區的歸屬以及命名。周圍地帶都是華部落聯盟的地盤,平原被稱為西華平原,河流為桃河,大沼澤歸華部落獨有,石路盜竊了後世的名字稱之為雲夢澤。
戰平原和華穀之間的山脈被稱為南華山。今後凡是進入華聯盟的地盤的部族,聯盟內部氏族一致對外,不論是戰是和或許是交易,都不能獨自處理。
基本上石路都是先把名義固定下來而已,就和熊氏族一樣。反正所謂的聯盟暫時是以華為主,而這裏距離華穀也有幾天的路程,換做其他部族走的話可能一個月。
未來發展的重心還是在華穀,這裏隻是作為遙遠的外圍地帶而已。從水路晝夜不停的到這也得四天的地方,有時候鞭長莫及。不過他也不擔心桃部落就不認賬,畢竟這個時代的通貨——鹽在自己手中。
談判完成以後,雙方又舉行了一個盛大的祭祀活動,這時候俘虜已經運送完畢,要給桃部落的物資也基本到齊。暫時沒有青銅器,隻有一些陶器,獸皮,鹹魚肉幹,簡單的竹弓和箭頭。四個捕魚用的竹排,一些網,當然也包括鹽。
石路也對桃說,以後南方的部落可以換給他們鹽,除了桃部落自己要的東西以外,華部落需要勞動力,可以用人換。
石路給桃部落定下的價格是,一斤鹽價值十個成年男性,女人的話十五個,孩子則是三十個。又或者是四百斤肉幹,獸皮的話是一百張兔子皮或者一張虎皮。其他的東西就按照這個標準估算。
祭祀結束以後,石路就帶著從桃部落換取的人返回華村,這時候已經是七月十日了。在桃部落這就留下牛箭帶著他的隊伍幫助桃部落修建草棚,狩獵捕魚。
同時也要訓練桃部落的獵手,並帶領他們追捕逃脫的人。就在談判期間,和已經帶著民兵抓獲了一百多俘虜,消滅了三百多受傷的,途中還發現不下五百的屍體。
回到村裏以後,留守的桑和葉已經把俘虜們安排妥當,俘虜們沒有麵粉吃,隻有一些骨頭熬湯加鹹魚爛菜。石路陪著桑瘋狂了一晚上以後,第二天就舉行了慶祝勝利的儀式以及給陣亡的人辦了個葬禮。
陣亡的人遺體被火化,然後裝進精致的陶罐裏,埋葬在河對岸老河道一裏外的一座山上,那裏以後會成為陵園。這也是華部落成立三年來首次有成年人去世。
這時候石路考慮的是一個問題,對於陣亡的人的妻子以及兒女要給什麼優待,同時隨著部落的發展,個人物品也增多,不可避免的就對目前的原始公有製造成些衝擊,石路決定今年完成部分私有製,完善法律。
主要的方向就是先取消大食堂。在族裏除了俘虜以及還未達到族人標準的人以外,都是分配糧食以及魚類肉類到各人手中,按照勞動力分配。這樣可以讓後勤組逐漸解脫出來,做更多的事兒。
桑盤點了一下目前在華穀的人數。族人加上今年從熊氏族換來的大荒原人、戎人、以及新出生的孩子有一千六百多人。
使用的俘虜卻已經有兩千人,這還是由於在戰鬥中獲得的俘虜受傷斃命、加上野人由於桀驁不馴,石路同意銅處決一部分,才下降的數字。同時由於現在俘虜女人比男人多,有些部落成員對這些女人經常的隨意玩弄,經常有暴力事件發生。
俘虜們失去了本來帶領他們的族長和巫,等於失去了信仰和生存,在華部落裏卻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在族人們看來,如果自己被抓可能被吃掉,這麼做比殺掉他們好多了。俘虜們由於是剛剛戰敗,內心的恐懼依然占據了大部分,暫時沒有反抗。
石路是期望能夠把這些人轉變成部落的人口的,不過現在不穩定因素的出現,會激化矛盾。
趁著他們剛來不久,就得把一些矛盾萌芽處理好。不然人口超過部落成員的俘虜們一旦出現反抗,華部落那就會遇上更大的麻煩。
石路相信這些見識過華部落作戰手段,感受過華部落武器鋒利的人,比剛剛被擊敗的狻部落更難對付。
華穀內人口失衡和俘虜管理存在的問題,迫使石路先放下別的事情,召集長老們開會,找到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