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快進入冬季,華族內依然忙碌。開完長老會議以後,石路就開始規劃新的華村建設。
明年就要施行新的分配製度,新族人一下子又增多不少,房子遠遠不夠。原來的馬場已經蓋上了四排房子,基本沒有多餘的空地,石路就把居住區開始向四周擴張。
以神廟為中心的兩裏以內,原來的柵欄圍起來的地帶今後將作為居住,加工的核心。居住區從華洞北邊的河邊開始,往南延伸。
整個居住中心就成一個在河邊高處的聚落,與河麵十幾米的落差可以不用考慮防洪。馬場北邊較低的區域也將被利用起來,圍著碼頭以及周邊的倉庫會建設一批新住宅。
華洞後麵,圍繞著梅林也是建設一些住宅和倉庫,邊上就是耕地。溪水南邊會成為主要的加工區域,明年更是會把養殖場遷移出去,今後這裏就隻用來冶煉,加工各種物品。
這裏的能建築的土地很多,陸果就立即開始了大建設。人手的眾多加上飲食的豐盛,初冬的寒冷並不能阻擋人們的熱情。
不幾天,就完成了溪水北邊的建築工作。在馬場邊緣較低的地方陸果建成了兩百多間房。梅林周圍建設起來的是幾套院子,最中間的一套是石路自己的,陸果為這裏都忙碌了將近一年,隻不過進程經常被打斷,所以拖了很長時間才完成。
今後馬場這裏將逐漸遷出一些房屋,隻留著兩排,讓神廟前的廣場更寬闊。這樣,部落舉行各種活動時就有了足夠大的空間。
村外建設的主要是俘虜營,其中一個放在神馬穀和華村中間,那裏安排了從事農業的俘虜。老采石場以及給俘虜們新開的采石場基本被挖平,陸果又在遠處找了一個合適的地點安置他們。
興村礦的規模已經擴大了不少,這次石路讓陸果在煮鹽點和礦區之間也建設上一批房屋,供給在那勞作的族人使用。
城牆是石路一直猶豫的事情。華村附近能夠威脅到人的猛獸已不多,外來的能夠攻擊到自己的部族暫時沒有,他不清楚到底有沒有必要建設城牆。
這裏的地形也適合防禦,華村以及西邊三裏處的地勢是個高台,東邊的華坪和西邊的十裏平原都相對低。南邊雖然比華村高一點點,不過依然是平的,這樣的地形,不論是麵對來自西邊的敵人還是東邊的襲擊,都是居高臨下的。
西南邊在開發溫泉。墾荒時也開辟了少的土地,建城牆的話,北邊有些不好辦,沿著河邊建設,就算建了高達十米的牆,也就剛好和馬場差不多的水平。
後來他仔細想了想,這玩意兒我非得建成四方的幹嘛,反正順著地勢,能夠擋住來自外麵的威脅就行。
於是,城牆的主意就定了下來。石路也不急,一年建一段,幾年內完成就行。城牆就沿著過去的柵欄開建。暫時定下城牆高三米,加上垛口四米。寬兩米。城牆打算用石料和磚頭包著兩麵,中間用粘土夯實了。
由於地形的特殊,西邊和南邊的城牆處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比較規則,溪水流經的地方也將要改造一番,既不讓城牆支撐不住也不因水孔太小而會發生積水。北邊和東邊的地形由於較低,建設起來就有些難。
不過石路依然決定建這較低的城牆。北邊就是河岸邊,東邊已經接近沼澤和華坪。北邊在碼頭所在的地方會留出一個空檔以外,建設一堵較為直的牆,到東邊呈直角拐彎向南。
圖畫出來後,石路也不知這樣行不行,四麵牆不一樣的高度。村內居住地也分為兩部分,高的部分占了三分之二。
護城河還是需要的,到時候從遠處給溪水增加水源,就行了。“不過最難辦的顯然是兩種城牆的交彙處,護城河怎麼處理?”陸果一邊聽石路吩咐,一邊看著獸皮圖問道。
石路回答:“你看,北邊我們不需要挖護城河,隻需要把溪水順著城牆向兩個方向引就行。至於城牆交彙處的落差問題。那就把較高地勢的護城河建成水壩的樣子,然後在城牆交彙處建設磨坊,這就解決了。磨坊建在城牆內,用陶管引進來推動磨,不用時水就會成兩個人工瀑布。”
接下來的事兒,石路都丟給陸果,讓他慢慢的計算要多少材料,多少時間。他忙著跑到關山上尋找合適的建築的地兒,這裏應該建一個關口,用來抵禦進入華穀的人。關山連接南邊高大山脈之間,視線好的地方也得建設幾個觀察哨。
西南邊的山腳下,石路準備把一些丘陵開墾出來種植苧麻以及粟米,為了防止襲擊者會從山中滲透,周邊也得安排一些據點。
長達兩公裏多的華坪暫時作為軍隊的訓練場,和還提出把那幾隻狼崽子歸到陸軍中。現在這些狼已經長大,由於經常和馬匹接觸倒是對士兵們沒有抵觸,普通族人就經常被追,野性十足。那頭母狼依然活著,由於找不到公狼,暫時就圈養著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