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之後,石路把安排新來的人的事兒都交給長老們去處理,他休息了一天。
夢陪著他去溫泉,算是度假。這次她跟著石路去北方,顯得很興奮。雖然石路幾乎每天都要折騰她到半夜,卻依然充滿活力。
桑、葉和雲都在忙碌,隻有她繼續的陪石路。她非常喜歡這樣的安排,能夠多和這男人待一塊兒。
石路也習慣了她的照顧,每天睡前都會幫他捏捏身子,甚至洗澡時也要陪在一邊。也許是桑教給她的,夢每天都會仔細的洗石路的那東西,半夜也經常自己翻身上馬。
有時候石路早上醒來都腰酸背痛的,夢就壓著自己。他知道晚上的春夢那是真的,這女人就和桑一樣。
“要不要弄點兒補藥呢?可那玩意兒上哪兒找去?算了,讓陸果去宰幾頭公鹿,燉了鞭喝湯得了。”石路抱著夢對她說。
“那東西是藥?陸果估計得心疼啊,那麼多鹿,公的少,他舍不得的。”夢把溫泉水澆在石路光頭上,對他說。
猛沒有跟著回來,被他師傅陸蔥留下來幫忙。這次他的表現還可以,見識也增加不少。本來想帶著回來的,結果被陸蔥抓了去照顧黑炭。
臨走時,猛哭喪的對石路說:“族長,回去告訴巫一聲,給我準備點藥。”
這些小插曲讓石路心情更加舒暢,經過將近五個月的奔波,外圍安全體係建立起來了!
南邊的雲部落已經把消息傳到蓮部落,他們找到蓮湖了,並且安頓了下來。華村的長老們也安排了一支運輸隊,把部分陶器和鹽運到蓮部落。
蘇慕派人到那裏取,估計冬天前能運完,畢竟南方比華穀暖和,這邊下雪了那邊還有綠草。
來自東邊的部落,因為要追逐南遷的動物,已經撤離了。周邊的部族幾乎在夏天被一掃而空,這給雲部落足夠的時間站穩腳跟。
蓮部落也已經安定下來,他們用華部落教的手段捕獲了不少的魚,還學會了弓箭的技能。華島成了他們的安全島,西部的平原也安排了崗哨。
雲夢湖也被探測的差不多。竹排的使用讓蓮部落更適應打漁和航行的日子。
由於蓮部落本就是靠水生活的部族,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更善於尋找各種東西。貢獻給華部落的物品中,就有從湖裏撈出來的淡水珍珠。
北邊的聯盟初步完成,隻要他們一兩年後定居下來,就能夠成為華穀的重要屏障。
或許未來華部落能夠向外擴張,但依然不到時候。經過三四年人口的急速擴充,部族的整合還未完成。
最早的一批族人就是遷徙途中以及接下來的一兩年了集中起來的。這包括老羚族、鹿族、牛族和後族。這些人學習石路帶來的新東西較早,耕種、建造、工匠和養殖中出色的組長隊長大都出自他們。
這批人在新型的管理模式下,更能適應華穀的生產。對部落的忠誠度也最高。這是因為在分發房屋和個人物品時占了優勢,他們負責的勞作任務,也是得到的工分最多的。
其次就是頭幾批被交換來的人,他們的待遇也不錯,也忠於華部落。信仰上和那批老族人一樣堅定,認同華部落的圖騰旗子。
隻是這批人學習的努力程度不夠,繁忙的勞作讓他們隻能被動的接受指揮。陸果幾次想找負責的人,去管理某項工程或者勞作,都以失敗告終。
接下來就是最近一批剛剛成為族人的那一部分。他們學會了華部落的語言,生活習慣,也敬畏華部落的神靈。隻要華部落保證他們的衣食無憂,就不會出亂子。
不過他們存在的問題依然是聽從新的指揮的能力差。和就不敢招這部分人進入自己的隊伍,因為不論怎麼練,都無法讓他們分辨左右。
各小組上報的情況也差不多,他們雖然經過了一年的集中勞作,但用起來很難。他們依然習慣於過去那種配合方式,一群人在一塊兒幹活兒,就特別不習慣。
伐木的隊長就報告說:“如果沒有人盯著,砍下來的木材長短不一。本來要砍來做柱子的圓木,可能會被弄成幾段,他們還不會用尺子。”
日常習慣也如此,違反一些規矩的比比皆是。就在石路去大荒原的期間,桑和桃就幾乎天天都有小案件要處理。
石路通過這些總結出來,盡管族人擴充到一萬多人,短期內能夠自如的調用的人並不多。如果把能用的人集中起來對外,那麼族裏的生產就瓦解了。
外出的成本也很大。不算拿出去交易的部分,去南方的探險隊和往北方的隊伍,消耗了大量物資,幾乎把去年的結餘全用光。
如果不是夏季有收獲,族裏到不秋收就得斷糧。至於鹽、陶器和魚幹這類交易的主要物品,大都是這幾年積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