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1 / 2)

華部落目前的建築水平,實際上還是比較落後的。幾年的城牆建設,推進速度相對較慢,而且工具上銅器也不是最理想。粘合劑的使用也簡單,而且材料的運輸一直都是大問題。

石路計劃修築西部的防禦設施,麵對的問題就更多。首先就是在吊運方麵,西部沒有水流可以利用,會耗費更多勞力。其次就是技術方麵,完全靠著原始的人拉肩扛以及粗糙的獨輪車馬車,再加上一群半熟練的建築工,石路沒有太大的把握。

如果不修建相應的設施,而是靠著人去守倒是也行。不過那樣他至少要抽調一半的武裝力量,才能實現目標。華部落目前沒有那麼多的士兵。

石路決定先實地考察後,再決定修築什麼樣子的要塞。好在時間也不急,至少今年不用忙著去完成,隻要保證有足夠的士兵,就不用擔心受到侵襲。

他帶著勘探的隊伍,到達玉河高原的西邊,首先考察路線。暴風山口剛好處於南玉山的南側,中梅河上遊。從鹿村到山口,隻要逆流而上就能到達。

不過這段百裏的路程並不好走,修路的話麵對著穿過群山和森林的問題。地形上,比北部的高原以及南梅河沿岸複雜得多,要完成通路的話,石路至少要修十幾座橋。這麼大的工程量,憑著華部落的水平,十幾年都修不好。

在玉村呆了幾天後,石路決定從玉河高原的西部找到一條通往西南的路。去年石路就被野驢帶著繞了許多圈子,最終還是找到相通的路。他隻要選好路線,然後在山中開辟十幾裏的捷徑,就能通過平坦的草地到達山口。

穿越了南玉山之後,隊伍在中梅河北岸休息,同時也總結考察的結果。

葉看了一路畫的地形圖後說道:“這一帶樹木都很少,暴風山口和玉村距離太遠,發生情況很難得到支援。”

“對啊族長,你看這附近除了稀疏的灌木和雜草就是怪石,也沒有什麼能利用的。人駐守少了力量不夠,多了補給困難。”陪同來的陸果也說道。

南玉山上除了一些山鼠和部分獵物,就沒有什麼能利用的資源,加上還有一些積雪的山峰,駐守更難。就算修通了路,一年中有幾個月是大雪封山的,華部落去年冬天勉強能支援玉村,再往西就難了些。

“還有就是在這修築道路和據點的時候,木材要從南玉山運下來,很麻煩。河這裏也得搭建一座橋。”葉也說道。“五千人的建築隊伍,除去南邊戎山所需的修路的力量,分到這裏的不夠!”

石路仔細一分析,的確是困難重重。去年那是追逐和作戰,並不覺得有多大負擔,不過今年勘察隊伍攜帶物資就顯得困難。山口的大風一定影響工程進度,這就加重了補給的負擔。

不過不修也不行,萬一有部族越過山口,就馬山進入森林中,那時候作戰就困難了。從去年的經驗上看,西部的部族越過高山後,牧場就危險了。現在華部落的全部山羊和大部分的鹿以及驢子都在這裏,不得不守。

“這樣吧!據點繼續修,然後派駐兩千的俘虜常駐高原。明年開始,以玉村為中心,逐步開發中梅河沿岸一帶。”石路決定道。這一帶可以種蕎麥,幾年後就能大規模推廣,春小麥也能比錫村種的多。

根據這裏的狀況,石路打算在春天才派駐人馬進入暴風山口,到秋末的時候就撤回玉村。派駐的人也需要太多,一個連的兵力就夠。平日就在高山上巡邏訓練,有危險的時候迅速發出信號。

生產的力量就不用派駐太多,留下種植和放牧的人就夠了。等修好後,石路隻用派駐不到兩千人,就能管理整個高原地帶。

很快的,穿過南玉山的路線就確定好了。對於這段路石路的要求並不高,隻要驢和牛馬馱著東西能夠穿過就行。避開一些冬天容易出現雪崩或者夏天可能有洪水的地帶,就沒有太大的危險。反正華部落也用不著爬上高山,隻要在山腳山穀活動就行。

路線確定好之後,石路就帶著人到了暴風山口,觀察這裏的情況。由於處在山脈的高處,而且又是東西交界,因此這裏風很大。如果在山口中修建據點,石路還需要解決飲水的問題。

中梅河雖然就在旁邊,不過萬一據點的人守不住外圍,躲進建築物,敵人占據河岸就能斷了水源。

在山口附近觀察後,石路發現了能利用的地方。由於兩邊就是高山,阻擋了東西的水汽,這一帶的降水並不少。隻要在據點裏修建水井,就能儲存一定的雪水。

水源問題解決後,就是具體的修建地點了。暴風山口的南側是懸崖,根據石路的觀察也不容易出現雪崩。北側雖然是相對緩一些的地形,但他發現了春天雪崩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