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兄向歐陽淼講起了他從那位村民口中聽到的故事。
那是乾隆二十三年間的事情了,那時這裏住著一家姓李的大戶,人稱李員外。
李員外家書香門第,家境殷實,李員外本人也樂善好施,每逢災年便開粥廠接濟災民,深受方圓百裏內的百姓們的愛戴。
可有一事卻令李員外終日耿耿於懷,他已經娶了四房姨太太了,人也過了不惑之年,卻依然膝下無子。中國有句俗話說的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還沒子嗣的話,他不僅對不起先人,而且等到他百年以後,李家的這份家業必然是落入他人之手。
就在李員外一籌莫展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對賣唱的父女,這對父女是從外省逃難來的,一路上靠乞討賣唱勉強度日。女兒叫翠怡,雖然穿的破破爛爛的,但二八年紀,人長得也水靈,嗓子也好,唱曲非常的動聽。
李員外當時看得是春心蕩漾,就想收翠怡為妾,給他李家生個子嗣,好繼承香火,於是便向那對父女提親了。這樁親事對於那對流浪賣唱的父女而言,無疑就如同天上掉下個金元寶一般,豈有不應之理。當下翠怡便草草準備了婚事,嫁入了李家。這樁看似美好的姻緣,卻注定是一場悲劇的開始。
翠怡嫁到李家後卻沒有從此過上舒心的日子,雖然她名義上是五姨太,但是舊社會非常看重出身,她一個賣唱逃難的女子,就連家裏的丫頭都看不起她,更別提前麵的那四個姨太太了。
而且翠怡這個人嘴也不甜,性子還特別的烈,認死理,經常和人拌嘴。但卻仗著她比其他的幾個姨太太年輕,長得水靈,而且還會唱曲,所以深受李員外的喜愛,幾乎天天都去她那裏過夜。
久而久之家裏的其他四個女人對翠怡恨的是牙根癢癢,嘴裏都罵她是狐狸精,幾乎逢事便為難於她,但由於李員外對翠怡事事袒護,所以也奈何她不得。
更令那四個女人絕望的是,翠怡才剛嫁入李家三個月就有了身孕,舊社會母以子為貴,更別說李員外現在是根本膝下無子了,要是讓翠怡生下了這個孩子,她們以後肯定是沒好日子過了。
都說最毒婦人心,幾個女人互相一合計,居然挺而走險,讓二太太去找了個江湖郎中開了付打胎藥,然後偷偷下到了翠怡的飲食之中。
翠怡當晚就腹中劇痛,流的床鋪上全是血,要不是當晚府上借宿著個李員外的懂醫術的朋友,差點就一屍兩命了。而且不僅孩子沒了,翠怡也損了身體,以後再也不能生育了,於是李員外對她也漸漸冷淡了下去。
但故事卻沒有因此而畫上一個句號。
幾個月以後,李員外去外省做一樁絲綢買賣,那時出行隻能靠車馬,很短的路程都需要幾個月才能打一個來回,家裏則隻剩下這幾個女人和一些下人了。
一直積累的矛盾,卻在此時爆發了。翠怡不知從哪裏聽說的,她的小產是因為二太太給她下了打胎藥,於是便氣衝衝上門去找二太太理論。兩個女人見了麵後自然就如同冤家一般,不斷的謾罵著、推搡著,然而翠怡卻在盛怒之下,使勁一推,二太太一個沒站穩,她的頭狠狠地撞到了桌角上,然後人便再也不動了——她竟失手殺了二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