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大軍壓境(1 / 2)

又是幾個時辰過去,三更時分,忽然有軍士通報,說是前部水軍已經逼近封城,目前正在繼續前進,準備一鼓作氣,先將渡口拿下,這名軍士卻是特地前來通報消息的。

黃胤點了點頭,封城的渡口沒什麼兵馬,容易拿下,隻是接下來就要叩關。當初韓非三人便是因為無法攻克關隘,最終無功而返。當然,他們三人不過是作秀,根本就隻是旅遊來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韓非三人,恐怕連費國臨海三城的城主和大將長啥模樣都不太清楚。

當然,韓非打仗不行,勾心鬥角,明哲保身,卻是強項,是以他即便沒功勞,也還能升官。

封城的大渡口,在數百年前,本來是有著一道邊關要塞的,但因為內海域時常會漲水,是以後來在一次海嘯中被衝垮之後,這諾大的帝國,就再沒有撥錢修築了。

如今的封城,隻在距離內海域兩百多裏的地方,修築了一道極為堅實的邊關,當然,也是在以前的帝君手上完成的,如今的大帝費笑言,是篡位者,無非是坐享其成罷了。

原本的古城牆,在這幾百年的歲月流逝裏,早就無影蹤了,隻有大海,依舊會時不時地咆哮。

此次興兵,因為要渡海,黃胤的大軍並沒有帶上多種攻城器械,隻是帶了雲梯和不計其數的弓箭,當然,還有著兩百艘戰船,裝的人極少,卻是用來運送戰馬的,足足有兩萬匹。

渡口上雖無邊關要塞,卻有著八座依水而建的箭塔,這箭塔有五層,每一層都可容納數十名將士,若是全部滿員的話,足足可以躲藏兩千弓箭手,若箭支足夠,更是可以擋下兩萬軍隊。

今時不同於往日,如今的八座箭塔上,總共也不過隻有三百多人,其中還有不少隻是象征性地執勤,根本就不是專業的弓箭手,這樣的防禦,能夠抵擋千人的進攻,就是奇跡了。

崔洪的一萬兵馬先到了渡口,發現八座箭塔居然全是毫無光明,顯然這裏駐守的軍士都沒有恪盡職守,他把握機會,第一時間就發動了攻擊,由於長槍隻能射殺水麵一米以內的高度,是以謹慎起見,即將登岸的時候,他派出了兩千軍士,人人都以盾牌擋身,再悄然登塔。

啊,啊,啊--淒厲的慘叫聲劃破了夜空,連續數人慘死哀嚎之後,八座箭塔終於光明大作。

一方是有備而來,一方是驟然驚魂,一方兩千人馬,一方隻有三百多人,形勢完全一麵倒。

戰船在前進,黃胤聽得到前方的慘叫,看得到前方燈火通明的箭塔,他甚至見到了閃亮刀光。

“侯爺,有一個問題,末將實在想不明白。”望著前方的戰場,宜雪一臉的疑惑。

黃胤望向她,忽地眼睛一瞟,又見得趙引及其他將領都過來了,便連秦瑤,也從船艙出來。

宜雪並未去管別人,隻是接著詢問:“侯爺,封城臨海,位置特殊,為何防備卻如此鬆懈?”

“原因很多,一是費笑言本就是篡位奪得天下,自然不允許各方城主擁兵自重,至於柴瑞擁兵十萬之眾,他為何不管不問,本侯就不太清楚了,沒有多少兵馬,各大城主隻能是守住邊關,不管渡口了;二是由於費國沿海的三座城池,已經有數十年,不曾被外敵攻打過了,三個城主並沒有把外敵這兩個字眼放在心上,上次韓非率軍過來攻打,這裏連弓箭手都沒有一名;三是這些臨海的城池,不論哪一方勢力打下來了,若是時間久了,糧草不濟了,費笑言大軍殺到,輕易就能奪回去。”黃胤很是隨和地講解,眾將聽來,均是默默地思索著。

宜雪眼睛一亮,似乎明白過來,道:“侯爺,如此說來,你搶奪錢糧,其實是在為久戰準備?”

這也能算是一個不錯的理由了。黃胤想著,便點了點頭,有些事情,他現在還不好明言。

宜雪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現在還沒完全摸透,他隻是很放心宜雪的作戰能力,願意讓她掌兵。

說話間,不遠處箭塔上的廝殺聲逐漸減小,很快便沒了聲息,黃胤知道崔洪已經領兵拿下了這八座箭塔,便下令,命軍士快速行船,登岸尋找合適的位置,迅速安營紮寨。

少頃,戰船靠岸,黃胤伸出手,拉著秦瑤,不緊不慢地登岸,身後則是眾將相隨,崔洪立即上前行禮:“稟侯爺,八座箭塔已經拿下,我軍傷十七人,死三人。”

朝著八座箭塔掃視了一番,黃胤估算了一下,便下令道:“趙引,關衝,你們領一萬兵馬先行,負責尋找合適位置,安營紮寨。宜雪,你點兩千弓箭手,駐守這八座箭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