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幕後對弈(2)(1 / 2)

宗師的實力,居然強橫到了這樣的程度?黃胤在心裏,默默地念叨著,臉色反而愈發冷漠。

接觸過宗師,聽說過宗師的許多事情,並不代表就了解宗師的實力,黃胤的表現,並不異常。

非但是黃胤,就連霸王黃郝,也是處於震驚之中,在這樣的時刻,他無比希望成為宗師。

毫無疑問,一個聲音,就能有如此的威力的,除了際無涯之外,就不能會是別的人了。

就在際無涯的聲音傳出的時候,在另外一處要塞等待著的靡然,立即就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五萬屬於光明王朝的軍隊立即衝殺要塞,卻發現要塞僅僅隻有數人存在了,無比順利地,靡然就率領著大軍進入了費城,出於謹慎起見,他留下了二千軍士駐守這個完好的要塞。

進入了費城,按照黃胤的號令,他也不急著搶奪財富,直奔帝宮而去,他想要第一時間占據。

整個大陸的人都知道,費笑言的帝宮,其實就是一座堅實的堡壘,一旦有數萬軍隊鎮守的話,基本上可以守住幾個月的時間,而有幾個月的時間,許多的事情,都可以成為定局。

不論是黃胤,呂磊,還是稍遜一籌的虛開,都很清楚一個絕對的事實:如今的費國帝宮,固然還有費笑言的妻妾子女存在,還有極少的侍衛存在,卻加起來也絕對隻有幾百人了。

這樣的費國帝宮,不論是哪一方的軍隊,全力攻打的話,隻要幾分鍾的時間,就可以奪下。

時間就是城池,虛開的大軍隻為財富,所以對於靡然來講,速度就成了最後的戰鬥了。

可以說,這時候,鹹軍和明軍之間,誰先到達帝宮,誰先攻下帝宮,誰就是費城的主宰者。

當然,就距離來講,靡然所處的位置,其實是略微要近了幾裏路的,而且不會有人阻擋。

明軍在全速前進,將士們各個跑的氣喘籲籲,大汗淋漓,可他們不能停,他們需要這勝利。

海城的兵馬一動,鄭道的情報係統就得到了消息,凡真也就第一時間知道了具體的情況。

為了這一場戰役,黃胤已經將所有的籌碼都押上了,非但給了凡真先天上將和大軍,要求王領空看情況支援,更是將鄭道夫婦和鄭山河也都暫時交歸他全權指揮,而毫不幹涉。

樸貞的大軍,總體戰鬥力是遠遠超過了凡真手上軍隊的,可凡真的大軍之中,兩路卻都有著先天上將,其自身更是先天高手,而且精通千年前的武學,神奇無比,威力奇大。

這樣的軍隊陣容,比之去年的阪城大戰,已經超過了太多,凡真若不能勝,或是戰個平局的話,黃胤恐怕不會在願意用他了,而事實上,這一次,也確實是黃胤實驗著放手權利。

作為一個王朝的統治者,作為一個統籌全局的王,黃胤雖然跑到一邊看戲去了,卻早就安排好了所有的後路,一旦凡真這邊出現了不妙的情況,他的補救措施,就會立即生效了。

樸貞麾下的兩大將領,李飛演領著八萬大軍,直接就前往意城,而段海監則是前往封城。

樸貞謹守費笑言的計策,穩紮穩打,是以他自己領了四萬人馬,隨時準備應對危機情況。

人馬少,又是新兵,這仗若是按照常理來打的話,將會無比的痛苦,己方損失也會極大。

麵對這樣的情況,在李顯和宜雪不善的目光中,凡真果斷地下達了軍令,要求這兩大上將分別領兵主動出擊,於半路迎擊海國軍隊,並將軍隊分成十股,每隔一段距離一股。

兩大上將都有些謀略,本來認為新兵戰鬥力不強,這樣作戰的話,自討苦吃,是極力反對的。

可凡真又告訴他們,他們不必作激烈的戰鬥,隻需邊打邊撤,這樣一來,損失自然就小,而每一次的合兵,就可以發動一次強烈的攻擊,一次比一次強烈的話,對敵軍的士氣打擊極大。

抱著僥幸試上一試的態度,兩大上將不再爭執,分別領著五萬兵馬第一時間按計劃出擊了。

為了應對樸貞的大軍,在戰前商議對策的時候,諸多的將領,本來都建議王朝事先打下埋伏的,可凡真卻固執己見,直接一票否決了,此舉讓眾將大為鬱悶,凡真則是沒有解釋。

不是不願意解釋,有些事情,當結果出來之後,人人都會明白,事前解釋的話,沒有效果,反而會導致別人的不信任,與其造成極其不良的效果,凡真寧願背負獨斷專行的罵名。

凡真仔細研究過海國這幾個月來的每一次變化,又仔細研究了封城和意城的地理環境,甚至於連這兩城近日的天氣狀況,他也找人專門研究過了,因此他很清楚,若一切都是樸貞所為的話,那麼樸貞就是一個非同一般的戰將,其才智很可能不在自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