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趙引的內心之中,都潛藏著一種疑惑:他實在不太明白,論才幹他不如凡真,論武功他更是甚至不如那些普通的王朝將領,可黃胤對於他的態度,卻要明顯勝過其他人。
他還記得,之前曾經有過那麼一次,黃胤和他聊得很深入,甚至都觸及到了一些人生哲理。
或許,在光明王的王朝裏,本該是重武尚武的,可趙引卻偏偏成了一個特別的例外。
光明王坐他的位置,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卻又與他同坐,這反倒讓他心中生出不安來。
略一思考,他決定委婉地拒絕,畢竟不說別人,就是眼前的兩位上將軍,恐怕也是很眼紅的。
“王,您旁邊的位置,不應該為我而設,如果李城主能來的話,這位置非他莫屬。我想此時他不方便來,但這位置若是為他而空著的話,他將會對王更加感恩戴德。”趙引找到了借口。
其實這樣的接口,經趙引的嘴裏說出來,連他自己都覺得很是好笑,他比很多人都要了解光明王,那是一個很理智的人,李顯今後不能再上戰場了,光明王未必還會對他有所倚重。
對於這樣不軟不硬的話,黃胤聽完之後,略微沉默了片刻,接著問道:“之前本王已經聽說了李顯的事情,他這次敢於承擔重則,值得讚賞,這位置留給他倒也值得。不過,本王倒是有些疑惑,以本王對明通的了解,如果明通全力出手的話,李顯固然能在他手底下走上許多招,但最終的結果,隻有兩種,要麼是戰死,要麽是擋了住,為何偏偏不是這兩種結果?”
“王,莫非你懷疑李顯在這一戰中與明通之間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關衝第一個意外。
“嗬嗬,本王可沒這麼說,來,不說這事,大家吃飯,天氣寒冷,若是再等下去,恐怕這些飯菜就要涼了。到時候,背地裏啊,宜雪肯定會說光明王不給她的麵子。”
略微提起了一下,黃胤就不再多談,其實他倒沒有懷疑李顯的忠誠,隻是好奇中間的秘密。
見得他動了筷子,趙引三人也都開始動筷子了,這頓飯裏麵,剩下的話語,都成了稱讚宜雪的話語了,因為她做出的飯菜,確實是超一流的味道,讓黃胤幾人很是佩服。
每個人都在品嚐著可口的飯菜,聊著平淡的話題,可每個人的心裏,都裝著各自的心事。
不同於關衝隻是羨慕黃胤身旁的位置,也不同於宜雪心中隻有一個光明王,趙引所思考的,是黃胤之前的話語,他隱隱覺得黃胤並不是不相信李顯,卻好像不允許屬下對他藏著秘密。
趙引的想法是對的,但他不會說出來,既然黃胤不想解釋什麼,他作為一個臣子,無論多麼地受寵和被信任,都不會刻意地去觸君主的黴頭,特別那位君主還是個不多見的明君。
這一次的宴會,很是簡單,就像是普通人家的一次飯局,而在這一次宴會上所涉及到的話題,因為當事人全都守口如瓶,以致於後世的曆史學家不乏窮究一生探尋,他們覺得不尋常。
這因為大雪天氣引起的,波及數城的一場戰役,在這個時候,終於告一段落了。
因為連連失利,舉城固若金湯,習城同樣是銅牆鐵壁,東方明再無可乘之機,又擔心兩方的敵人夾擊,終收攝了所有的兵力,由於之前的戰役並未損失什麼兵馬,竟然還有十九萬多人,他選擇了駐紮進了習城,放棄了對舉城的威脅,當然這也是東方豪傳達的意思。
東方豪在他戰局失利之後的第二天,就派人給他傳來了消息,要他進駐習城境內,穩守地盤,不必出戰,靜待時機,至於這時機,東方豪在密信中,隻是隨意地說了句會有的。
以前東方明或許會覺得東方豪是在廢話,可現在不同了,他已經見識到了這個大帝的恐怖。
戰火連綿了許久的大陸,這個信念,一三二零年的新年,其實過得基本還算是安寧祥和了。
似乎隻要東方豪不動,整個局勢就會暫時地安定下來,至少東方明遭逢失利,停止進攻之後,各路的人馬,竟然都是相安無事的,包括那胡庸達和孔祥子,也隻是轉移了國內的軍糧儲備地,從幻城轉移到了幽城,當然這其實就是在做長期戰役的準備了。
暫時性地沒了戰爭,黃胤也不敢放鬆,被派到各處前線的將領,一個也沒有召回來,全部都是在原地待命,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的戰局,而他自己每逢有了空閑,都會陪著妻子照顧孩子。
在黃胤的心裏,他對於秦瑤的感情,是有些特殊的,既深愛著,又是深深地愧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