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翻山越嶺(1 / 2)

一刹那間,楊丹龍隻聽得身下喀啦啦的樹枝斷裂之聲,就重重的掉落到了鬆軟的菜地裏,身下的“棉花糖”也隨之煙消雲散,不過也抵擋住了大半的衝擊力,使楊丹龍不受於受較重的傷。不過那麼高的地方掉下來,也夠他好受的,痛得吱牙裂嘴,半響爬不起來。

楊丹龍躺成一個“大字”形,聞著混合著熏人的尿騷味、濃烈的農藥味、腐朽的竹枝味、植物的澀香味,仰望著頭頂。原來自己掉到一個佛手瓜棚中,瓜棚正中被砸開了一個大洞,露出中間藍藍的天空白雲飄。

他記起來了,林教練在上路之前說過,青雲山南麵山腳下確實有個佛手瓜村,整條村都以種植佛手瓜為產業,漫山遍野搭滿了瓜棚,結滿了無數拳頭狀的佛手瓜。這個本來是今天他們上路實習的終點,沒想到自己用這種方式抵達了。

外麵傳來了一陣湍急的腳步聲,有人過來了。楊丹龍趕緊站起來,要是被人誤會為偷瓜賊就糟了。他單薄的襯杉已經被斷開的竹棚撕開了幾個口子,掉在地上的時候還被壓爛的佛手瓜一塌湖塗地粘在上麵,這件衣服算是報銷了。

不過,楊丹龍全身除了幾處小小劃破點皮外,卻並沒有受什麼傷,剛站起來就覺得生龍活虎,好像沒事人一樣。這可是十層高樓哪,看來修仙之人確實比一般人“堅強”多了。

這時,瓜棚外走來一對憨厚的中年農民夫婦,他們看著楊丹龍的樣子,滿麵疑惑地問道:“靚仔,你是不是在山路上出車禍掉這裏了,算你命大,要不要叫120,不知你受內傷沒有啊?”

楊丹龍苦笑了一下,能從山路上飛到山腳下,這個車禍也太猛了吧。不過他不想節外生枝,還是點點頭,微笑著對這對夫婦說:“叔叔阿姨,不小心把你的瓜棚砸壞了,真是很過意不去啊。”

那對夫婦回答說:“沒事,搭棚的竹子到處都是,每年都要換過新竹,那瓜更不值錢,今年價格特別低迷,我們都不想收了。不過,靚仔啊,你到底要不要叫救護車啊,要是出了人命,我們可負責不起。”

楊丹龍笑了,看來這對農民夫婦是厚道人,他又說:“沒事,我自由習武,這點小傷算不了什麼,我自己上公路上搭車回去吧。”

“那你一路小心啊,要不要帶幾斤佛手瓜回去嚐嚐,今年真是豐收成災啊。”農民夫婦中的丈夫又說。

“謝了,我有事趕時間要回去了。”楊丹龍接過農民夫婦不由分說送過來的一袋佛手瓜,然後瀟灑地拍落身上的泥土,就要轉身離去,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就比劃著對農民夫婦說:“請問,你們剛才有沒有見過一隻這麼大的鳥”

“沒有啊,哪有什麼大鳥。不過剛才看到一朵白雲從菜地上方飛過,然後就看你掉瓜棚裏了,這事倒是挺奇怪的。”農婦回答說。

“哦,原來如此。”楊丹龍大踏步地離去。看來神仙也要低調啊,剛才仙鶴四周的白雲就是為了掩飾這個神跡的,不然還不給山腳下的村民大肆宣傳,搞得沸沸揚揚啊。

農夫看到楊丹龍健步如飛地跑上了公路,猛地一拍大腿,對自己的老婆說道:“怪了,我就知道這人不是普通人。不然一般人從那麼高掉下來,不死也殘了。咱們今天可能真的遇到神仙了。”

農婦也吃驚地望著楊丹龍的背影說:“難道是青雲大仙顯靈,保這個人從那麼高的車禍現場摔下來都不死,他一定是平時燒夠了香。明天我們要去青雲廟裏多燒幾柱香還神。”

原來青雲山一帶有幾座供奉青雲天師的廟,都叫做青雲廟,老百姓都稱天師為青雲大仙,尊為本處山神。大仙有求必應,無論求子求財均甚靈驗,故而終年香火不斷,備受萬民敬仰。

不過這是題外話了。楊丹龍上了公路摸清楚方向往山坡上跑,不一會兒就已經跑出了兩三公裏。這讓他很是振奮,畢竟他的長跑成績不佳,在學校的*場跑道上跑了一千五百米就已經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他感覺到此時自己的氣力不但源於四肢,更有一股強大動力由丹田處升起,源源不斷地供應全身,讓人不知疲倦。

楊丹龍按照《養氣決》第一頁的方法做最基本的養氣功夫:大力吸,小力呼,將氣用意念吸入丹田中,再用意念輸往奇經八脈。

此法雖然簡單,卻相當有效。楊丹龍跑了兩三個鍾頭,就已經跑出四十公裏,此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盤山公路上沒有路燈,黑漆漆一片,讓人不由得毛骨聳然。

楊丹龍把手機拿了出來,才發現在從騰飛湖的山頂被龍卷風卷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把電池震鬆了。楊丹龍上好電池開機,發現屏幕上顯示了很多未接來電的提示,大多是林教練的,少數是學員的。看來林教練還是沒有和楊丹龍家裏聯係,不然回去他就有苦頭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