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青雲山還有一百多公裏的山路,如果加把勁,也許能在吃午飯的時候趕到青雲山。這就需要把騎車的速度提升到四十碼以上,並且是在崎嶇的山路上。這除了專業越野自行車運動員以外,一般人很難做到。
但楊丹龍例外,他是修仙之人,體內有使不完的真氣,使他輕而易舉地就做到了這一點。
內丹源源不斷地湧出真氣,供應到奇經八脈,讓楊丹龍精神百倍。他越騎越舒暢,到天亮時分已經趕到青雲山腳下的一個小鎮上。找個茶餐廳吃了幾個點心,喝了碗濃湯,再半躺在座椅上打個把鍾頭的嗑睡,總算把體力恢複得七七八八了。才跨上自行車,如同騎上飛馳的駿馬,風馳電摯般地向青雲山駛去。
盤山路是條省道,雖然已修了平整的水泥路,但因為隻有兩車道,所以每當大車從身邊駛過的時候,總讓人要忙不迭地避讓。特別是當超載幾十噸的大拖車駛過時,直震得路麵不住地顫抖著。楊丹龍隻好皺著眉頭,利用肌膚散發的真氣把撲麵而來的油煙和灰土拂開,才讓自己不會搞到“塵滿麵鬢如霜”。
騎了一兩個鍾頭,時速保持在四十公裏以上,比電動車還快些。讓路上那些騎著電動自行車的人大眼瞪小眼。到了山腳下,一片片綠被般的佛手瓜棚隨之映入眼簾,格外養眼,讓人舒吸都隨之舒緩起來。
現在正是佛手瓜采摘的時節,田間地頭,農民們星星點點,忙東忙西。楊丹龍回想起自己半年前在這裏從天而降的經曆來,不禁莞爾一笑。
青雲山是廣南省最高的山脈之一,從山腳下踩著單車往上爬,其費力可想而知。楊丹龍控製著丹田的吐納,讓真氣有節奏地供應到全身。這樣一來,就省力多了。楊丹龍上陡坡時雖然時速不變,卻不覺得有多費力,甚至有種閑亭信步的感覺。
在正午十二點之前,楊丹龍終於趕到騰飛水庫了。也許臨近節,湖邊的餐廳生意格外熱鬧,一桌桌賓客正在大塊耳頤。楊丹龍毫也不起眼地點了個小菜,安坐在餐廳角落邊狼吞虎咽。
透過餐廳邊的落地窗戶,碧藍色的騰飛湖仍然波平如鏡,隻是偶爾被微風吹起一點漣綺。幾隻小小的白鷺優雅地從湖麵上空劃過,仿佛在翩翩起舞。
吃過午飯,楊丹龍頂著柔和的冬日,向湖邊的山上走去。山上山下遊人不少。楊丹龍沿著上山小徑慢慢向上走,終於又一次來到了那個仿佛飄渺於雲霧間的山頂。
山頂風大,寒氣逼人,遊人很少在此駐足,在大多數時間幾乎空無一人。楊丹龍找到半年前被龍卷風刮走的地方,盤腿坐下,望著青雲洞所在的山峰入神。
雖然每隔半個月就有一次和師父聯係的機會,但都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楊丹龍好想親自探望一下師父,感謝他對自己的幫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楊丹龍現在終於體會到這句話的深義了。
楊丹龍足足在山頂上端坐了半天,一直坐到夕陽西下。濃霧把他身體完全包裹起來,透過霧氣,依稀可見遠方的青山上有數隻大鳥在鳴叫著盤旋飛舞。
但是,白露始終沒有來。
楊丹龍隻好辛辛然地起身,依依不舍地對著遠方的青山行了一下注目禮,然後轉過身去,背對著透紅的晚霞緩緩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