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塵封往事(1 / 2)

考古隊暫時沒有前往西楊村,停留在臨潼縣城,對外的說辭是準備工具,實際上是在查閱資料和想接下來該怎麼做。不查資料還好,一查更是不知道怎麼做了,原來西楊村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兵俑了,在地方誌上記載,明朝末年,就發現過一次,那次同樣詭異,更有太多相同之處。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末農民大起義,由於戰禍連綿,驪山腳下難民雲集,西楊村頓時湧入了不少逃難的百姓。和1974年一樣,驪山附近同樣是春旱無雨,村中井很少,隨著人口的大量彙集,已無法滿足眾人的需求。於是,難民們便組織起來,到村南的荒灘上,離秦始皇陵約三裏地的低窪處掘井取水。這裏是西楊村最低的幾處地方之一,打井很順利,五六米下去,水就湧出來,隻是持續了幾個小時候,水又不見了,一點水都沒有。

這種情況可以說是聞所未聞,大家頓時議論紛紛。沒有水可無法生存,於是眾人商議後,派了一個膽大的人下井查看情況,看看到底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水突然消失。人綁著繩子放下去,等了許久沒有消息傳出來,呼喊他也沒有回應,往下看居然朦朧一片,根本看不到人。突如其來的變化,立刻準備將他拉上來的時候,突然,聽到井下一聲恐怖的慘叫,隨後再無聲音傳出。大家急忙將人拉上來,隻見他已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大家連忙將人抬回村中,用薑湯灌醒,這人倒是行了,可嗓子眼咕嚕地亂叫著用手比畫,但就是說不清是何緣故,已經成了瘋傻之人。

詭異的事情,搞的人心惶惶,有人害怕,有人還是不以為然。一大膽的漢子提刀重新下井,想去看個究竟。人才下井,火把就熄滅,從井底居然有寒風襲來。火把熄滅了,大漢還是沒有退卻,繼續往下,直到進入井底。由於眼睛一時不能適應井底的灰暗陰森,大漢便以手摸壁,四處察看,發現井壁已被水泡塌了厚厚的一層。正在這時,隻聽身後嘩啦一聲響動,大漢打個寒戰,急轉身,見一塊井壁塌陷下來,隨之出現了一個黑乎乎的洞口。借著朦朧的月光,洞口處站著一個凶神惡煞的妖怪,晃蕩著似在向他走來,那妖怪隻有臉,沒有身體,不是妖怪是什麼?

大漢心中驚恐,還是本能地舉刀向妖怪砍去,隨即向井上發出呼救。刀砍空了,那張人臉已經撲過來,此時大漢被拉出井口時,已麵如土色,含糊不清的說了什麼,唯一能聽清楚的就是“妖怪”兩個字,連續的呼喊後,隨後昏倒在地。無論怎麼呼喊,人都不見醒來,檢查了身體,也沒有發現有傷口,請來了赤腳醫生,根本不知道什麼原因讓他昏迷。

又一次出現了詭異的問題,沒有人再敢下去,村裏的老人回憶說,是挖到了土地爺,是惹怒了土地爺,才會遭遇橫禍。於是眾人拿出了珍貴的食物祭拜,隨後將井填土封死,再也沒有發生其它詭異的事情。村中秀才,將此時記錄下來,一直留在西楊村,直到後來被收錄進縣誌。這些記載屬於“四舊”,原本是要被燒毀的,但是存放縣誌的文化館,裏麵的工作人員許多都被批鬥,根本沒有人去處理這些事情了,反倒是讓這些資料留了下來,才能再次展現在世人麵前。

如此詭異的事情,讓考古人員更加遲疑了,擔心繼續挖掘西楊村的兵俑,還會出現什麼詭異的事情,真的出現了,都不敢說出去,現在的政策就是這樣,誰都不想惹上大麻煩。考古隊的猶豫不決,在第四天的時候,終於有了決定,不是他們想到了辦法,而是被逼無奈,中央再次傳來了命令,江青迫切的需要法家的言論和實物,以便為其政治目的服務。在這種背景下,考古隊哪裏還敢按兵不動。

7月15號,省考古隊帶著市、縣的專家,趕往了西楊村,並在村旁紮營,開始了挖掘工作。白天隻是象征性的查看了地形,當天晚上,等村中人睡去之後,考古隊偷偷搞了祭拜,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鬼怪,至少求一個心理安慰。

也許是想的太多了,也許是祭拜起了作用,挖掘工作進展的很順利,沒有再遇到什麼詭異的事情,但是出土的兵俑碎片都很好,別說稍微完整的,根本就沒有。這和眾人心中所猜想的兵俑群,有著太大的差距,難道這裏隻是散落了一些兵俑而已?考古隊的專家們,都不認同這個觀點,從已經挖出的封土來看,絕對是個大型陪葬陵墓,費了那麼大功夫修建一座陪墓,怎麼會隻有這麼點東西?眾人也想過是否被盜墓了,但是迄今還沒有發現盜洞,甚至連痕跡都沒有,被盜墓的可能性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