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仗仁義鄒凡不聽諫(2 / 2)

鄒凡厲聲說道:“胡言亂語,治理天下,平定四方,靠的是仁義道德,人心自然歸附。你們那些奸詐詭計即使得到天下也是暴虐無道的,本王自幼飽讀詩書,怎會用那些小人伎倆。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收起你那些鬼魅伎倆。來人。”說著鄒凡身邊的仆從站出來,鄒凡說:“去我的書房拿一套詩書來,送給王憲。”

鄒凡又對王憲說:“以後那些兵書戰策不要再讀了,小人奸賊,亂世賊子才讀這些;多讀些禮樂詩書,這才是正路。”仆從將十幾本書遞給王憲,王憲苦著臉接過這些書,抱在懷裏,不知所措。

然後鄒凡對喬端說:“喬將軍,你去傳本王的軍令,將岸邊百裏之內的軍營崗哨全部撤掉,集中兵力保衛城池。隻要我們堅持幾天,天下諸侯一反,我們就能自然脫困了。”

喬端看王憲如此的才幹都無能為力,也就接了軍令。

鄒凡讓他們兩個退下之後,回書房攻讀詩書去了。

王憲剛出王府,就將懷裏的書全都丟在地上了,王憲隻覺得天旋地轉,拖著腿腳上了馬車,走在回家的路上,王憲心裏清楚,憑海州郡的兵,就是在岸邊嚴防死守,也未必能堅守到石珍的援兵趕到,何況他們從來沒有和石珍有什麼交情。現在放棄沿岸一百裏的土地,李難的大軍過了河就能站住腳。城池?困守城池等於是甕中之鱉,諸侯會為了我們起兵嗎,怎麼可能啊,鄒凡啊鄒凡,你可害死我了,我全家老小也都陪著你死了。

王憲左思右想,不行,他這樣的書生怎麼可能成就大業,自尋死路是早晚的,我怎麼就沒有看出來。看來我王憲除了做戰場上的逃兵,別家諸侯帳下的降臣之外,就隻有掌握一些兵權,伺機逃出去這一條出路了。可是這樣一來,我的家人可就顧不得了。

王憲兩眼布滿血絲,搓著手掌,回到家裏,王憲的弟弟王曼正在院子裏陪兒子王塗玩,看王憲如此就問:“哥哥,你這是怎麼了?”王憲就將情況告訴了王曼,王曼說:“這好說,我們要在李難攻打崇陰之前,衝出去投奔別人。這不就行了?”

王憲說:“談何容易。我能統領的兵力有限,不到三百人,不可能帶著家眷走啊。你也看到了,你一家三口,我還有你嫂子,和十幾個仆人,算上家當,就是能走也沒有足夠的車馬啊。”

王曼說:“哥哥放心,隻要你派一百人護著嫂子和家人,把他們交給我,哥哥隻要帶著我兒子和另外二百兵士走就行了。而且我們分兩路走,衝出去的可能也大些。”

王憲一想,這也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了,“這樣最好,快去準備吧。”王曼將小王塗交給奶媽,自己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