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定河一戰,李從五萬大軍死傷殆盡,不得不退兵求和。但是李從堅決不同意將領的規勸,隻是準備暫時退避到定陽,準備再戰。軍中,乃至朝野上下,對李從無不私下埋怨,但是攝於李從的虎威而沒有發作。
而營城方麵,得知大勝的石珍也非常高興,聽說新軍在戰場上斬獲最多,功勞最大,石珍激動之餘還親自為新軍賜名,因為新軍精於弓馬騎射,所以叫做:雕翎甲騎。
石珍問章德:“不知道二弟什麼時候將李從趕出定河浦啊?”章德說:“回稟主公,主子已經打定主意,趁李從新敗的時機,再打上一仗,不僅要將李從趕出定河,還要重奪定陽城。”
石珍點頭:“好,你回去告訴他,孤王給他臨機專斷之權,可以便宜行事。你退下吧。”章德領命退下了。
得到石珍的許可和獎賞後,石貝就召集眾將商量繼續用兵的事。這天行營裏的將士正在做飯,石貝和各位將軍突然來巡視,將士們一個個站的直挺挺的,接受石貝的檢視。
誰想石貝示意他們隨意,看一口鍋中的夥食已經熟了,熱氣騰騰的一大鍋,葷的素的混在一起,也不隻是什麼滋味,但是一股香味還是很吸引人的。於是石貝向夥夫要了一個碗,盛了一碗就在鍋灶邊上吃了起來。陪著石貝的將軍們詫異萬分的看著這一幕,不知所措。士兵們也是麵麵相覷,石貝說:“都看著我做什麼?吃啊,都要吃,吃得飽才能打得贏仗啊。”此話一出將軍們也就圍坐在石貝身邊,石貝與將士們一同吃飯,而且石貝就蹲在大灶傍邊,身邊圍著將軍們,兵士們也繼續做飯盛飯。還有不少士卒遠遠的望著這裏的,石貝一邊吃飯一邊和將軍們商議軍機。
項福托著碗,“軍師啊,這裏人多嘴雜,這軍機秘密怎麼能在這裏商議,萬一有李從的細作……”
石貝吊高了嗓門吼道:“胡說!這裏是我們的軍營,怎麼會有李從細作!”石貝邊吼邊指著身邊的將軍:“林榮是細作嗎?雷長是嗎?包銅是嗎?你是嗎?不是!這裏隻有自家兄弟,我們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同袍!別說這裏根本就沒有什麼細作探子,就是真的有,我們有成千上萬的人,成千上萬的眼睛,還看不出一個細作嗎?再說這些擾亂軍心的話,你就去喂馬好了。”
項福隻好認錯,一班將領繼續商量軍機秘密。可是石貝的吼叫聲非常大,幾乎半個營地的人都聽到了,於是這些話可就在軍營裏傳開了,石貝如何如何信任軍士,被傳的神乎其神,全軍的將士對石貝更加敬愛了。
話說石貝治軍一向嚴苛,動輒斬首、鞭笞,各種肉刑、體罰層出不窮,軍中的將領士兵無不對其畏懼三分,但是石貝又對他們很是貼心,從飲食溫飽到花銷貼用,都處處留心,完全是將賞罰功過、恩威並用做到了極致,將士對石貝既敬愛又畏懼,加上雷長、包銅兩員前朝大將的調教,林榮、沈單也迅速成長為文韜武略、比之毫不遜色的將軍,他們四人經過近一年努力的悉心打造,硬是將一支雜亂的軍隊塑造的軍紀嚴明的威武之師。可謂兵精將廣。
這邊石貝軍中上下一心,兵精將廣,而那邊的李從卻是有話不敢說,有計不敢言。
既然石珍下令,石貝隻好籌備繼續用兵。可是眼下軍中糧餉已經不多,必須一戰而下,否則糧餉用盡情況就不妙了。所以石貝決定,兵貴神速,不給李從以任何機會馬上搶攻。
於是石貝號令全軍火速搶渡定河。
話說李從自之前一戰幾乎全軍覆沒之後,就高燒不止,脖頸上的傷口也開始化膿,軍中惶恐不安,李從見情況不利,也就下令退兵了。軍隊開始有條不紊的開拔,向定陽退去。當然,這些都被石貝放出來的斥候所發現了。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石貝果斷的命令雷長率領左軍,包銅率領右軍,林榮、齊峰、項福為前鋒,王玳、王瑁斷後,王郃,守東海關,龍大奎守衛大營。發動全軍渡河作戰。這一天是巨鼎三年四月十一。
李從讓許尚和自己一起走,薛觀斷後,張靖、姚直、段衝、魏浪分別率領左右軍,向定陽退去。路上這四位將軍碰麵了,張靖說:“瞧瞧,我們都不如一個降將啊。他若是有什麼本事也就罷了,偏偏是如此不堪的人。”說著搖頭歎息。姚直說:“誰說不是如此,眼見著般的如此狼狽,我們心中的怨氣向誰撒啊?我要是石貝,一定不放過這個機會,從後麵掩殺,最好活捉了那個許尚才好。”段衝陰陽怪氣的:“就是,我們在南方尚未平定匪患,就調來中原,怕是江南的匪徒要燒香酬謝陛下了!”四個人你一句我一句的,知道岔路分開才不再怨言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