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氣瘋重兵拖遺命(1 / 2)

石貝說:“許尚賣主求榮,李從加封他,卻讓他來送死。可見李從是為了剪除自己身邊的人,同時也是為了試探我們。可是他不會想到的是,五千大軍一天就沒了。不是逃命而去,就是投奔了我軍。他弄巧成拙,一定是氣急敗壞。我再加把火為好。”

石貝送了一封信,在信紙上隻有一首詞。寫著:

江城子 呈治王前

千裏運糧至營前,舟板銜,絕壁連,士氣如煙。更兼有質子,但求治王是聖賢,存仁義,莫殺譴。

困守山中盼明天,有九鼎,誰家前?幾家諸侯,聲能承天命,如今決戰將正酣,待收兵,天命圓。

這封信送到李從手裏,李從看完之後氣急敗壞的將信丟在地上,說:“這小子就是為了消遣朕。”袁玄說:“陛下,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千萬不可動怒。”

李從惱怒的說:“夠了!許尚死了,五千大軍就這麼完了。這些年朕在這兄弟兩個手裏,受氣打敗仗也就罷了,如今居然還要朕的性命,他真的以為朕還是當年那個在草頭山上的賊寇?朕寧可戰死,也不要在這裏坐以待斃,做他的階下之囚。傳令三軍,明日決戰。”

袁玄說:“陛下,這是送死,現在軍中的士氣不振,加上糧草不足,士兵多有疾病,如果此時決戰,無異於自殺。陛下,太子尚未長成,這將來可如何是好?”

李從說:“朕的兒子,連這點事也不能肩負,亡國與否也是一樣。何況,朕都戰死了,他能不為朕報仇嗎?我大治王朝以武立國,豈能不戰死疆場。你們文人自有報國之道,朕意已決,擇日決戰。”

袁玄無法勸阻,也隻能看著李從率領大軍出戰。關休也派出了大軍,但是他卻推脫,躲在軍營裏。跟著李從一同出戰的薛觀,張靖和姚直,留守的段衝和魏浪,袁玄點算了一番,算上柏縣李難部,三十五萬聯軍也隻剩下二十萬了。而徹軍還有十萬人,這一仗已經不能勝了。

看著李從數萬大軍前來挑戰。石貝坐在馬背上,“果不其然啊。不過這也是一場死戰。你們可有把握?”

龍大奎高聲叫:“不怕,末將願意打頭陣。”石貝笑說:“好,你打頭陣。林榮隨後跟進,王禪出左路,花藝出右路,包抄其後,三麵夾擊。所有弓箭手乃至全軍上下,都要等到敵軍在五百步之內再出擊,無論我軍有多少傷亡。”

“我等謹遵軍令。”將領已經派出,兵力開始部署,大戰在即。

當李從率軍迎麵衝過來時,龍大奎遵從石貝的軍令隱忍著,而當李從的大軍已經衝到了五百步以內,徹軍弓弩在龍大奎的號令之下,萬箭齊發,隨後騎兵出擊。

兩軍在原野上迎麵相撞。拚殺,肉搏,嘶吼,哀嚎,就在李從和龍大奎都在浴血奮戰,而且李從靠著兵力優勢,占盡優勢,但是林榮從龍大奎身後發起攻擊,援助龍大奎,抵住了李從的進攻,同時王禪和花藝從兩翼襲來,迅速將李從合圍起來。

部下提議撤退,可是李從怒斥道:“朕縱橫天下,豈能遇到險境便臨陣退縮。朕寧死不退。”可是部將見徹軍四麵八方,雕翎甲騎鐵鞭、勁弩過於強大,聯軍將士死傷太重,又有許多臨陣投降者,局勢已經完全不利。於是李從的部將們也顧不得許多,強行架起李從,丟下了幾千老弱倉皇撤退。

撤回澄城之後,李從得知了又一次大敗的消息,惱羞成怒之下,也完全顧不得其他,下令縱兵劫掠城中百姓的民居,以擴充軍用。有這軍令在,全軍瘋狂搶劫達十天之久。聯軍數萬大軍都在澄城及其周圍的城鎮肆無忌憚的劫掠,本就遭受了洪水澇災,又卷入兵災半年之久,現今還要被亂兵劫掠,真是天災人禍各一半,亂世難活不如犬。

而且夜裏也不就寢,在自己的大帳裏來回踱步。看著羊皮地圖上敵我雙方的標記,想起來這些年來的種種,越想越氣,抄起桌案上的燭台,將地圖焚燒,邊燒邊詛咒石珍和石貝,但是羊皮被點燃後火勢驟然而起,躥到了帳篷頂。將大帳也點燃了。

軍中將士見到中軍大帳起火,都亂作一團的來救火,李從也被救出來,李從坐在空地上,看著大火不受控製的將他的大帳燒成殘骸,而且互相連接在一起的帳篷也被大火侵襲,大火開始迅速擴張,將整個行營籠罩在一片火光中。

就在這一夜中,李從病了。始終在高燒之中,而且不斷的腹瀉,乃至腹瀉不止,隻過了三天,李從就已經力竭終日臥在病榻上,虛脫無力,軍中太醫束手無策。

軍中上下對此忌諱莫深,關休也不來探視,治軍和西南軍也開始分開屯駐,為了為數不多的軍糧和輜重大打出手,每日衝突不斷。治軍還好,而西南軍之後馬青風以為大將,其他將領都因參與郭布的密謀,仍被關押,所以西南軍上下更是軍紀敗壞,難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