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人各有誌,不可強求!(1 / 2)

雖然方離對吳起的崇拜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但也知道不能表現的太過明顯。

吳起現在還隻是個無名無姓的年輕人,而自己孬好也是虞國的高級武將,以吳起的聰明才智,如果自己表現的太露骨,勢必會引起他的懷疑,導致弄巧成拙。

“嗬嗬……吳壯士好膽量,好意誌,本將十分欣賞,想要把你收在麾下效力。若壯士瞧得上我方離,到了池陽關我拜你為副……至少讓你做個百夫長,不知吳壯士意下如何?”

方離背負雙手,試探著吳起的意思,本想拜吳起為副將,但話到了嘴邊覺得不妥,便改成了百夫長。

吳起再次露出歉疚的笑容,辯解道:“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方將軍救了吳起的性命,我本該以死相報。但吳起已經答應了魯國上將軍曹劌的邀請,準備前往魯國出仕,怕是要辜負方將軍了!”

“是這樣啊?”

方離難掩失望之色,本以為這次撞上了大運,誰知道卻是空歡喜一場。

“嘿……我看你子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俺們方將軍看上你是你的福氣,竟然不識抬舉?”

旁邊的麴義勃然大怒,上前一步揪住吳起的衣襟就要動粗,“早知道這家夥是個忘恩負義之徒,還不如讓狼群把他吃了呢!我看方將軍你也不必和他客氣,直接抓到池陽讓他做幾勞役就老實了!”

“不得無禮!”

方離急忙阻止麴義的魯莽之舉,心中對吳起的想法洞若觀火。

以吳起這樣的才能自然是心高氣傲,他連自己的祖國衛國都不肯輔佐,又豈會看上實力弱的虞國?

以吳起的才能和抱負,自然是想在這個世界上建功立業,爭取名垂青史。而齊、秦、趙、楚、晉等超級大國人才濟濟,吳起就算加入也沒有太多表現的機會。

但如果加入虞、薛、莒、蜀這樣的國,就連國家都朝不保夕,就算混出個名堂來又能有多大的影響?

如此比較一番,吳起的目的便不言自明,像魯國、吳國、燕國、越國這些二線國家就是最好的選擇,既有用武之地,還擁有一定的國力讓他施展才能。

虞國隻有六十萬百姓,三萬軍隊,麵積從南到北不過三百裏。

相比之下魯國則強大的多,他們擁有二百五十萬人口,精兵十三萬,曾經多次對壘東方霸主齊國,而且能夠互有勝負,實力不可覷。

再加上魯國有孔子、孟子這樣的大儒遊行下傳授儒道,深受周王室欣賞,更有許多諸侯推崇儒學,魯本身又是公爵國,因此魯國的地位僅次於五大諸侯國。這樣比較一番,吳起看不上虞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看來我與吳壯士有緣無分啊,真是可惜!”方離搖頭歎息,一臉惋惜之色。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方離相信如果把吳起強行留下,一定不會讓他心服口服的為自己效力,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放他去魯國,也好結交一個外援,反正吳起在魯國也呆不長。

雖然這個世界和方離穿越前的曆史不一樣,但卻還是有許多共同之處,方離相信按照吳起的性格在魯國待幾年之後一定會重蹈覆轍。如果到那時自己的實力強大起來,再招募吳起就會變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方將軍的救命之恩我吳起沒齒難忘,如果我在魯國混不下去,倘若方將軍不嫌棄,他日必來報答將軍的恩情!”吳起沒有把話死,留下了回旋的餘地。

方離露出欣慰的笑容:“隻要我方離手中有兵權,虞國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

吳起又意味深長的補充了一句:“當然,如果方將軍在虞國不得誌,而吳起又在魯國僥幸出人頭地,我隨時歡迎方將軍來魯國效力。我相信憑方將軍卓越的箭法,在魯國一定會大放光彩,魯國所能提供給將軍的舞台絕非虞國所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