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離冷笑一聲;“若不是我與麾下諸將擊退晉軍,現在晉國的鐵蹄已經踏進滎陽,到那時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難道你們虞國的子民就會答應了麼?”
人為刀殂我為魚肉,姬叔弼也知道在這種局勢下自己無力反抗,隻能先委曲求全,再圖後策,“既然大將軍認為兩國合並更加有利於社稷,那就合二為一吧,隻是國號該用虢呢還是虞?”
方離微微一笑:“虢、虞兩國在諸侯心中都是弱者,積重難返,而兩國子民也以弱者自居。如今兩國合二為一,前所未有,當另立國號,不如定國號為——方吧?”(這個國號困擾劍客好幾個月了,遲遲拿不定主意,就用主角的姓氏算了!)
“圓地方,虢虞中央,王氣乍現,社稷綿長!”周瑜緊跟著附和,“臣認為定國號為方最為合適!”
姬叔弼也知道自己反抗無益,幹脆任憑擺布:“行……你們想定什麼國號就定什麼國號。”
姬叔弼著話依次指了指方離、周瑜、趙雲、紀靈:“隨便用誰的姓都行,趙、周、紀、方,隨便你們取,想用哪個就用哪個!”
方離笑笑:“嗬嗬……主公這話錯怪微臣了,這下已經有了周、趙、紀,隻能用方字了!”
姬叔弼還是有些不死心,伸長脖子問道:“如果兩國合並了,那由誰來做國公?”
“兩位主公輪流執政,每人一年,軍政大權由臣來輔佐,你們隻需安享太平即可。”方離不苟言笑,把自己的逼宮行為得義正辭嚴,憂國憂民。
聽還讓自己擔任名義上的主公,姬叔弼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思忖片刻緩緩答應下來:“那就這樣定了吧,但第一任主公必須由寡人先做。”
方離吩咐周瑜:“公瑾馬上提筆擬詔,請主公加蓋大印!”
周瑜很快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檄文,吹噓虢虞兩國合並之後前途如何輝煌,國家如何強大,民生將會越來越富庶。不但再也不會受到晉軍的侵略,而且還能爭霸下,躋身強國之列。
詔書起草完畢,逼迫姬叔弼在上麵加蓋了印璽,周瑜立即派人趕往滎陽通知虢國文武兩國合並的決定。他們手中已經沒了兵馬,若是膽敢反抗,便以抗詔不遵的名義起兵討伐,爭取做到師出有名。
國號定了,主公也定了,方離又與周瑜商議一番,決定把方國的都城暫時定在河內,留下趙雲率一萬人馬鎮守平陸,其他將士跟隨方離、周瑜南下河內與陳登、廖化會合。
兩日之後,方離、周瑜率眾將士簇擁著姬叔弼進入河內,陳登與廖化一起出迎,並向方離稟報這些日子又招募了三千新軍,正在由廖化日夜操練。
方離對陳登、廖化的表現感到滿意,接著派出使者前往聞喜,讓審配挾持姬翟前來河內,與姬叔弼“共掌朝政”,做兩個傀儡主公,待將來時機成熟之時便代姬自立,裂土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