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學道帶著楊晨來到後山懷中取出一把小木劍,約有著拇指大小,古色古香,呈青碧之色,隱隱有靈動之氣,這是常學道煉製的靈器青木流光劍,平日既是兵器,又是飛行法寶。常學道手指一彈青木流光劍飛到高空之中,劍身上發出青螢之光,瞬間在青木流光劍的周圍凝聚出一柄兩丈大小的青木元氣之劍,劍氣縱橫如一條青龍橫懸於空中。常學道用手提在楊晨腰際,輕輕一跨兩人便已站到了青木元氣劍上。楊晨感覺如禦風而行,一眨眼已是到了十丈高處,腳下青木元氣劍寬約五尺穩若磐石,毫無動蕩大出自己意料之外。但見常學道腳下輕點,青木元氣劍化作一道流光帶著兩人向著高處攀升,頃刻間已是到了雲層之上。楊晨已是能夠感應到青木元氣,但覺木氣之劍如一片飄飛的落葉隨風而行,輕盈無度。
雲海之上別有一番風景,雲海大氣磅礴,緩緩流動隱藏了虛空。此時太陽剛剛浮出雲層,發出萬丈霞光,比之地上觀看顯得更加明亮。兩人一路向東,像是追日而行。木氣之劍速度飛快,雲層上又甚是寒冷,不消一刻楊晨已是凍得瑟瑟發抖,常學道笑道:“我卻是忘了這層。” 他已是洞物境,身如鋼鐵,這些寒風已是不能侵他分毫。但木稚隻是感知境,還沒有經過化體鍛造自是不能承受。常學道手指輕彈凝出一道元氣擋在楊晨身前為其阻擋寒風。楊晨頓時感覺身體上已沒了那種天風的威壓。
若是由常學道一人禦劍飛行不消一日便是可以到的九鼎門外院,但有楊晨這個累贅卻是用了兩日還多才到。九鼎門外院實際上就是九鼎門山門外的一片廣闊領域,其間包括幾十座山峰和貫穿其間的河流。其間有靈田、靈礦無數,提供門派的食糧和修煉所用的靈材,主要有外院弟子居住經營。別看外院弟子所做的都是一些粗糙之極的事情,但就是通過這些勞作進行修煉。隻要在外院能夠達到凝氣境的便是可以進入山門內正式開始修煉,一旦進入山門每個弟子都會拜入長者門下,每日聽經講道頓悟心智。到的離外院還有著三十裏之遙,常學道按落飛劍。
常學道道:“我送你到此,你自去吧。要記住兩點:一是不要在門派弟子前賣弄本事;二是不要說是我的弟子。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參悟修煉,盼你盡早進入山門。”楊晨道:“謹遵師父之命。”常學道頓覺身上卸去了一道枷鎖,又可以無拘無束的逍遙一段時間。掌門師侄本是要他帶著楊晨在凡塵曆練一段時間,誰知自己稀裏糊塗的竟然收了楊晨做弟子,要是讓掌門師侄知道也不知又要心疼多長時間。原來的幾個弟子便是因為自己不喜拘束,難以沉下心來教導弟子以致耽誤了他們。
這次心血來潮收下弟子,隻是三日時間又已感覺枯燥難耐,心想哪裏都是曆練,送入外院也是一般。正好借故將楊晨送入外院之中,自己便也脫了煩擾。以往星書傳承者都會直接進入門派之中,由門派中修為高深的師叔祖進行指導傳授。常學道雖然修為高深但卻不在此列,此次他不但收徒而且將楊晨送入外院大違常道,在門派中也不知又會引起怎樣的轟動。
楊晨告別了常學道,一路盤山而行,此時已經入了九鼎門的領域,沒有異獸出沒,常學道倒也不用擔心,徑自逍遙去了。一路上但見輕鬆翠柏掩映,青山碧水,鳥雀嘶鳴,一派錦繡。隨著臨近,空氣中的元氣竟也是變得濃厚起來,站在山梁之上已是可以看見遠處的一道道靈田環山而建,一片青碧。約行的三個時辰方才到了外院。一座高大的牌樓立在山道之上,牌樓上龍飛鳳舞的兩字“九鼎”,但覺氣勢恢宏,如那高天淩空一劍刻畫而成。
山門內有著兩名守山弟子迎了出來施禮盤問。楊晨取出一封書信交給了守山弟子,這是常學道臨別前給楊晨的,隻說外院長老見到這封書信定會收他進入外院,別無他言。此時楊晨拿了出來,隻道能夠順利進入外院。迎客弟子拿了書信去找那守山長老,守山長老一看舉薦之人落款竟是常學道的名號心中大是起疑。門派中眾人皆知常學道疏於教導,向來不喜傳授弟子,近三十年更是沒有收過一個弟子,此時突然見到他的舉薦信,便如那西天出太陽一般稀奇。再者現在招收弟子最高是掌門一輩,再下來便是掌門的弟子輩了,常學道輩分至高突然舉薦弟子卻是難以想象。再者一般新收弟子都會有著師父輩前來外院知會一聲的,楊晨一人前來卻又不同以往。守山長老一時不能確定是真是假,便與其他外院長老商議,幾位長老也是拿不定主意。若是別人的落款,一者有人熟悉他們的筆跡,二來當可與以前的書信進行比對,但在外院苦無一人見過常學道的一字片語。常學道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想要核實一時半會之間也難以做到,幾人對楊晨再三盤問,因常學道不讓說出他與楊晨的師徒關係,楊晨隻說無意中見到常學道,常學道對自己中意便舉薦自己到九鼎門來。所說常學道的模樣倒是如那真人,幾人也是信了之分。幾人最後商議決定先收楊晨做個雜役弟子,等得到常學道的確信之後再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