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九日丙寅
一隊騎兵從遠方疾馳而來。
“他們竟然可以占用急道!”楊延玉羨慕不已。高懷恩有些漫不經心,他這幾天得楊業的指點,和楊延玉、李定和韓知玉勤練箭術,交流刀法,晚上韓知玉還陪著睡覺,竟然安心下來,不再著急趕路了。
“是潘帥的隊伍呢!”楊延玉叫了起來。騎兵自遠而近,最前麵是耀眼的“潘”字認旗。
高懷恩心中一陣激動,占住急道,向騎兵拚命地揮手,騎兵隊慢慢地停了下來。
“懷恩,竟然是你!我還說誰這麼大的膽子!你怎麼會在這裏?”,高懷恩一看,原來是好友、石嶺關監軍劉文裕。
“懷恩,早知道你就在白馬嶺多呆些日子嘛!你隨我走吧!我午夜前必須趕到金台屯。”,潘美越眾而出,看到高懷恩,忍不住還是調侃了一句。
楊業現在是潘美的部下,帶著楊延玉也過來參拜潘美,潘美說:“楊將軍一路辛苦!我皇命在身,不能久留,改日再述。”,他頓了頓,又說:“令郎英武矯健,一表人材,他日必是將材!”
二人相互客套一番之後,高懷恩告訴潘美,他們是三個人。潘美看了看,原來是李定和韓知玉,笑著說:“不妨事,都是熟人了,我們本來就多帶了備馬。”
李定和韓知玉也過來行禮,潘美知道二人的情況,對韓知玉也客氣地打招呼:“韓家小娘子!竟然在這裏又見麵了,幸會!”
韓知玉也向他道謝:“謝謝潘帥的好酒!不知道潘帥這次有沒有帶酒?”
潘美啞然失笑,“到了金台屯,我給你找個人,保證有酒。”
說罷,潘美催促三人收拾行禮,立刻起程。高懷恩收好寶刀,拿起自己那二張二石的硬弓,猶豫了一下,交給了楊延玉,“延玉,我別無長物,隻有這兩張硬弓,權且留著吧。”他這兩天一直在尋思如何才能象李存孝那樣力氣驚人,突發奇想,在弓上描了“遊子”兩字,取的是離弦之箭如遊子歸家般急切的意思,不過效果不佳,眾人都對他的硬弓嗤之以鼻,開弓又慢,又射得不準,他自己也有些灰心,不敢再帶著了。
潘美急於趕路,一行人沒有再多說話,原來漫長的挪動,終於變成了拚命了向前趕路,傍晚,他們在金台屯追上了禦營。
禦營落腳的金台屯隻是個背靠大山的小驛站,現在成了趙光義的駐地,旁邊還有的十幾戶土房子的小村莊則是幕僚的休息地,更多地隊伍團團拱衛在周圍。潘美去給官家報道,高懷恩則帶著韓知玉找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內殿直指揮使王漢忠。
王漢忠聽了高懷恩的彙報,他對窮奇沒有什麼興趣,倒是韓知玉一副楚楚動人的樣子,讓他心情大好誇高懷恩會辦事。
韓知玉也十分謙恭,她沒有說話,從懷中掏出一個錦盒,遞給王漢忠,說:“這個北珠,非同尋常,算是小妹送給王大哥的見麵禮吧,王大哥萬不可推辭!”
王漢忠有些驚訝,韓知玉見麵就送大禮,讓他有些意想不到。他打開錦盒,是一顆碩大的珍珠,顏色有些金黃,晶瑩剔透,非同尋常之物,心中喜歡,但還是謹慎地說:“北珠雖好,不過現在非是尋常時候,後麵還有委屈小娘子的時候,我作不得主。”
韓知玉點了點頭,說:“這個自然。不過,王大哥能不能弄點酒來喝?我好幾天沒有喝酒,快死了!”
王漢忠沒有想到這美女的要求竟然是要酒喝,又愣了一下,說:“這個我想想辦法。”他本是豪放逞強之人,韓知玉的兩招對他很有效,讓他好感大增,“你這小娘子,很對老子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