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再臨世間滄海桑田變
第六章才女楊汐
天高雲暖,到處張燈結彩,十年時光轉而逝去,又到了柳八日,依舊,家家戶戶都在貼文對子,準備柳葉糕。
通往古柳的柳道上,熙熙攘攘,行人來往不絕,一對母女罕見地在一旁的官道上玩鬧,母女笑聲如鈴,很是好聽,二人也不忘向來往的百姓打招呼。
官道是通常在主要的、重要的道路邊上或道路中央,設有的官員和仙人行走用的特殊過道,一般的百姓也可以走官道,前提是朝廷沒有下令,各方官員也沒有通知要走官道的時候,但即便是這樣,百姓們也依舊不會去走官道,在他們心中,這些官員是朝廷裏的棟梁之才,國家需要他們撐起來的,辛苦維持百姓們的正常生活,自然是要比自己更方便一些,這是他們應該享有的待遇。
官道,在仝朝時就設有了,也是百姓們集體性質的提議,當時統一柳城大部,建立起三百年和平的仝國的仝宗祖更是倍感欣慰,收到百姓提議便高興道:“水可載舟而行,亦可覆舟無影。國,需良臣衷將才能興久不衰,這官道要修,但百姓們也可以走。”
到了五國並持的現在,吳國、越國、傾國、周國、齊國,各國百姓不約而同都將官道聯合整修,各國間的道路、國家外圍的道路,又經過了國家增修,成為了國道。
同樣,柳道也被修整,但卻是整個越國國內唯一一條,既是官道又是國道的道路,古柳不僅僅是越國的,是整個柳城最古老的標誌,說來也是奇怪,每次柳城分裂為多國時,除了越國現在這片領域,其他國都會長出一顆巨柳,柳城統一時就隻剩下古柳,其他柳樹都會化成一柳土,因此各國在和平時期都會有人來越國采摘古柳葉。
“汐兒,慢點。”一個中年婦女笑著喊道,這位正是楊家夫人,一身穿白色錦裙在身,漫步官道,頭上的木蘭步搖輕巧擺動,清新脫俗,三十九歲的楊夫人一點也不顯老,和十年前相比,隻是臉上多了些細小的皺紋。
“娘親,您快點呀,父親的不惑華誕要到了,我要做柳葉糕給父親賀壽,今天是柳八日,古柳的葉長得最好的時候!”小跑的小楊汐停下來催促母親。
“汐兒,古柳的葉足夠整個柳城的人一起做柳葉糕的了,慢點。”楊夫人見小楊汐著急加快了步伐,卻顯得有些吃力。
母女二人很快就走到古柳樹前,滿樹碧綠,陽光被樹葉遮擋,留下庇蔭,陽光從縫隙間落地,又留下了斑駁,自然柔和,古柳的氣息清潤芬芳,讓人心情更加舒暢。
“母親,父親的華誕在明天,好像您的華誕,爺爺的、奶奶的華誕都和父親一樣是不是?還有我的。”小楊汐大口呼吸著古柳散發的氣息,突然覺得到,皺起了自己的小額頭,形似川字,小嘴上挑著甚是討人喜歡。
“嗯,我們汐兒真聰明。”楊夫人撫摸著楊汐說道,楊夫人記得,她上一年隨口一提家裏人的華誕都在同一天,沒想到女兒還記牢了。
“娘親,爺爺他們都在京城嗎?什麼時候能回來呢?”
小楊汐一番話,讓楊夫人的內心猶如一顆小石頭扔入水中,濺起了水花。
“汐兒,爺爺在京城有重要的事情,不可以隨便回來的,等汐兒長大了,汐兒可以去京城找爺爺的,來,你不是還急著摘柳葉嗎?”楊夫人拿起桃木籃采摘柳葉。
小楊汐撅了撅小嘴,表示不滿,抓住一根柳條,用力得扯著柳葉,母女二人很快就采滿一籃子。
“籲!”一輛馬車從官道而來,停在母女前。
“夫人,小姐,請上馬車。”馬上的人下來道。
“嗯,汐兒,咱們乘馬車回府。”楊夫人牽起楊汐的小手走上馬車,一陣疾馳,回到楊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