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擴張勢力,文鷺身世(1 / 3)

卻說李傕、郭汜知趙雲遠來,議欲速戰。賈詡諫曰:“不可。操兵精將勇,不如降之,求免本身之罪。”傕怒曰:“爾敢滅吾銳氣!”拔劍欲斬詡。眾將勸免。是夜,賈詡單馬逃走投降趙雲去了。當晚趙雲帳外有士兵來報“大將軍,敵將賈詡前來寨外,說要投靠主公。”趙雲急忙出帳迎接。賈詡站在外麵,隻一人一騎。趙雲急忙跑去抱拳道“文和來投,雲有失遠迎,罪過罪過。”賈詡急忙下馬拱手曰“詡山野村夫,大將軍如此寵愛,不勝惶恐。”趙雲說道“我素知文和有毒士之名,超越李儒,打敗呂布,李傕能有今日全是文和的才幹。當今謀士數一數二,雲甚為佩服。”“大將軍嚴重了,我聞大將軍驍勇善戰,足智多謀,李傕無能,我勸其投降大將軍,他欲斬我,多虧同僚求情我才免得一死,今待罪之人投降大將軍,望大將軍屏棄前嫌,賈詡願為大將軍出一份力。”“文和日後就為我出謀劃策吧,和奉孝他們一起。”賈詡鞠躬謝過。

趙雲又帶賈詡見過見過諸位將軍和後趕到的荀彧和郭嘉,郭嘉帶來二人“主公,此人名為滿寵,字伯寧,多有才幹,是許縣縣令,我在鞏固兗州所屬郡縣時發現其有才華,許縣縣令不足以施展其才華,特帶過來輔佐主公。另一人名毛玠字孝先,是我在來此途中投靠我軍,在下發現其人言談舉止皆風雅有德,胸中自有一片天地,於是帶二人前來為主公效力。”或許郭嘉現在不知道這兩個人有什麼異於常人之處,隻是感覺出二人有能力。但趙雲知道二人的功勞多麼巨大,毛玠按功勞是曆史上曹操手下功勞最大的,其很早就給曹操獻計: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這真是三國第1計,沒有之一,遠超隆中對。這一句話隻有三個短句,準確地說,計策隻有前兩個小句: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第3句是預測該計策的效果。曹操就是靠這一條計策,統一了北方,成就了霸王之業。第一小句後來發展為荀彧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操占據了巨大的戰略優勢;第二小句後來發展為棗袛的“屯田”之策,使得曹操的經濟有了保證。第三小句則準確地預測了實施該計策後的效果,事實也果然如此。後來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和這一計有異曲同工之妙。毛玠的厲害之處在於:那時候天下剛剛開始出現亂象,在那樣紛繁複雜的局勢下,毛玠率先提出了這一思想,不能不說其眼光的獨到。那時候,荀彧在沉默,郭嘉尚未加入,還在遊蕩,而袁紹的第一謀士沮授,也是幾年後才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他的功勞都被自己穿越過來先霸占了,但他的謀略必須要尊重。至於滿寵在曆史上是魏國名將,最初在曹操手下任許縣縣令,掌管司法,以執法嚴格著稱;轉任汝南太守,開始參與軍事,曾參與赤壁之戰。後關羽圍攻樊城,滿寵協助曹仁守城,勸阻了棄城而逃的計劃,成功堅持到援軍到來。曹丕在位期間,滿寵駐紮在新野,負責荊州側的對吳作戰。曹睿在位期間,滿寵轉任到揚州,接替曹休負責東側對吳作戰,屢有功勞,後因年邁調回中央任太尉,數年後病逝。而且滿寵還勸降了曹操的大將徐晃……趙雲想了這些,大笑道:“我今日先得文和,有得伯寧孝先,真是天降之福啊,哈哈,等我營救天子,再另行封賞。”這時郭嘉對賈詡說“先生大才,郭嘉實為敬佩。”賈詡也謙虛的說“郭嘉先生為主公帳下第一謀士,有王佐之才,經天緯地之智。能得郭嘉先生讚賞,文和真是喜出望外。”

趙雲此時牽住二人的手,我的天下“我是靠你們去爭取的!”眾人齊呼“願誓死協助主公!”

卻說賈詡等人來投更加提高了趙雲的勢力。

次日,李傕軍馬來迎趙雲兵馬。趙雲先令張飛關羽韋領三百鐵騎,於李傕陣中衝突三次,方才布陣。陣圓處,李傕侄李暹、李別出馬陣前,未及開言,張飛飛馬過去,一人獨戰二將。一刀先斬李暹;李別吃了一驚,倒撞下馬,張飛亦斬之,一人挽著兩個人頭回陣。趙雲拍著張飛的肩膀說:“三哥真古之樊噲也!”隨令關羽領兵左出、張合領兵右出,趙雲自領中軍衝陣。鼓響一聲,三軍齊進。賊兵抵敵不住,大敗而走。趙雲親掣畫戟押陣,率眾連夜追殺,剿戮極多,降者不計其數。李傕郭汜望西逃命,慌忙似喪家之狗;自知無處容身,隻得往山中落草去了。趙雲回兵,仍屯於洛陽城外。楊奉、韓暹兩個商議:“今趙雲成了大功,必掌重權,如何容得我等?”乃入奏天子,隻以追殺傕、汜為名,引本部軍屯於大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