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3)

《唐書演義》,書林熊子鍾穀編集。書成以視餘,逐首末閱之,似有紊亂《通鑒綱目》之非。人或曰:“若然,則是書不足以行世矣。”餘又曰:“雖出其一臆之見,於坊間《三國誌》、《水滸傳》相仿,未必無可取。且詞話中詩詞檄書頗據文理,使俗人騷客披之,自亦得諸歡慕,豈以其全廖而忽之耶?惜乎全文有欠曆年實跡,未克顯明其事實,致善觀是書者見哂焉。或人諾吾言而退,餘曰:“使再會熊子,雖以曆年事實告之,使其勤渠於斯,迄於五代而止,誠所幸矣。”因援筆識之,以俟知者。時龍飛癸醜年仲秋朔旦江南散人李大年識書林楊氏清堂刊

往自前後漢、魏、吳、蜀、唐、宋,鹹有正史,其事文載之不啻詳矣。後是則有演義。演義以通欲為義也者,故今流俗即目不掛司馬、班、陳一字,然皆能道赤帝,詫司馬、悲伏龍、憑曹瞞者,則演義之為耳。演義固喻俗書哉。義意遠矣。唐創業高祖,然高祖正自木強,是固太宗之發縱,化家為國,則封秦時居多,故俗多言小秦王者,為太宗也。嗟嗟!唐去今幾時,然扼腕向慕,即秦裂眥指發,即齊即太子建成,況當時乎?而欲與秦爭,此真無異奮其螳臂以當,若爵喙往成啜耳。嗟嗟!太宗用兵,即當時李、魏諸臣不過論治;即當時房、杜諸臣,不過賦詩染翰。即古之帝王,未有布衣摻觚之士不能往,固嚐嘖嘖歎之。新舊《書》備爾矣。載攬演義,亦頗能得意,獨其文詞時傳正史,於流俗或不盡通。其事實時采譎誑,於正史或不盡合。因略綴拾其額,為演義題評,亦慫恿光祿之誌。書成敘之。籲嗟欷!正史餘嚐涉矣。偃蹇糊口,莫之盡其涯涘。稗官小說,既雅非其好,而然獻其萬舞又強顏說耶?西方美人餘於太宗與?何遐思也!癸巳陽月書之尺蠖齋中。

姓氏  唐臣紀

劉文靜,字肇仁。彭城京兆人。官至光祿大夫,封魯國公。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官至司空。

趙文恪,並州人。官至都水監,封新興郡公。

李思行,趙州人。官至嘉州刺史,封樂安郡公。

李高遷,岐州人。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封江夏郡公。

薑寶誼,秦州上邽人。官至右衛大將軍,封永安縣公。

許世緒,並州人。官至蔡州刺史,封真定郡公。

劉師立,宋州虞城人。官至始州刺史。

劉義節,並州人。官至太府,封葛國公。

錢九隴,字永業。湖州長城人。官至眉州刺史,封巢國公。

樊興,安州人。官至右武侯,將將軍。

公孫武達,京兆櫟陽人。官至右武衛大將軍。

龐卿惲,並州人。官至右驍衛將軍,封邾國公。

張平高,綏州人。官至丹州刺史。

李安遠,真州人。官至左驍衛大將軍。

屈突通,徒河人。官至工部尚書。

尉遲敬德,名恭。朔州善陽人。官至鄜、夏二州都督,封鄂國公。

張公謹,字弘慎。魏州繁水人。官至襄州都督。

秦瓊,字叔寶。齊州曆城人。官至右武衛大將軍。

唐儉,字茂係。並州晉陽人。官至工部郎中。

段誌玄,齊州臨淄人。官至鎮軍大將軍,封褒國公。

劉弘基,雍州池陽人。官至衛尉卿,封夔國公。

殷開山,名嶠。京兆雩人。官至兵部尚書。

劉政會,滑州胙人。官至洪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