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哥哥,起床啦,老媽叫你去接小質放學。爺爺和老爸去宗祠打掃去了,我們在做飯,你得去接小質。”
王家老宅的一間偏房裏,睡的正香的王如被王碧給搖醒了。
“哦,這麼快,小質放學了呀,我現在就去。”
王如睡眼惺忪地起床,看了下時間,已經是下午4點半,不知不覺,他已經睡了七八個小時。這會兒正是小學放學的時間,而王碧的親弟弟,王子實夫婦的幼子,他的小堂弟王質正在市裏中心小學上六年級。
這也是個他從小抱大的孩子,很親。在家的時候,王子實夫婦沒空,都是他騎著小電動接送上學。所以輕車熟路,二十分鍾左右他就到了中心小學的門口。
其實平時王子實夫婦都住在文都市,並不住在老宅所在的文亭鎮,今個兒是特殊情況,明天就是宗族大會,所以今晚就都住在了老宅這邊。
中心小學校門口,人頭攢動,放眼望去都是穿著同樣綠色白邊校服的小學生,跟一群小鴨子似的,根本就找不到人。王如看到好些個來接孫子的老人家在人群裏大喊:
“xx,看到我孫子了嗎?”
“xx小寶貝,奶奶在這裏呀,你在哪?”
總之,摩肩擦踵,人聲鼎沸,王如眼都看花了也沒找到自己的小堂弟。
突然,有人拉他衣服,他低頭一看,笑了。
一個戴眼鏡的十一二歲小男孩不知道什麼時候在他身邊,安安靜靜的,露出靦腆的笑。
正是他的小堂弟—王質。
“嗬嗬,小質呀,什麼時候出來的?”
王如伸手想去摸他的頭,卻被王質小朋友躲開了。
“走吧,我們回家。”
這孩子是王碧的親弟弟,卻和王碧活潑的性格相反,是個不愛說話的小男生,倒像是繼承了他老爸王子實的性格。
“哎,小質你幹嘛呢,坐好來。”
路上,騎車的王如突然感覺坐在後麵的王質在往後扭動,於是大聲製止。
“哥哥,你沒帶安全帽,我坐後麵點用書包幫你把車牌擋住。”
身後,王質小朋友弱弱仿佛做錯事一樣的聲音傳來。
“嗯?”
王如一愣,隨後大笑。
接王質小朋友回到家時,已經傍晚。王如來到客廳,發現嬸嬸汪媛媛、小堂妹王碧和奶奶已經把晚飯都已經做好。
“奶奶,嬸,我去宗祠看看。”
王如覺得幹等無聊,於是決定去宗祠那邊看看,順便幫幫忙。家族裏回來的子弟都已經過去打掃,他這個青壯年不過去,似乎也不太好。
“去吧,把爺爺和你實叔叫回來先吃飯,這天都黑了,打掃也不幹淨,明早再去也不遲,反正已經大掃過一次了。”
汪媛媛叮囑。
“好的。”
王如應了一聲,拿著個手電筒就往鎮南的宗祠去了。
王家所在的這個鎮叫文亭鎮,緊靠著文都市,所以人口也相對較多,李、韓、林、曾等姓氏混居,有些人口甚至比王氏還多。
不過在這裏建有姓氏宗祠的,僅有王氏一族。
王氏宗祠,據傳是宋朝時期遷移到南海島的王氏先祖所建,現今不僅是文都王氏的宗祠,還是南海省的一處文化遺產,每年還能從政府那裏領不少維護資金。這是文都王氏的驕傲,讓文亭鎮其他姓氏羨慕不已。
宗祠所在,是文亭鎮南端,離王家老宅不遠,王如步行五分鍾左右,就看到了一個五米高的坊門,有人聲笑語傳來。
坊門的兩個石柱雕刻著古樸的紋路,中間牌匾是“王氏宗祠”四字篆書,此時有人正攀在木梯上在塗紅描畫。
坊門下,一人在扶梯子,三五孩童在仰望嬉鬧。
“是王如來了呀。”
“王如哥哥好。”
族人們也看到了王如,熱情招呼。
“德叔,富伯伯,要幫忙嗎?”
王如禮貌回應,還摸了摸叫他哥哥的宗族孩童。
“不用不用,族長帶著大家夥都在祖祠裏,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