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得到了秦氏宗族的承認,後來秦優就開了祠堂,將秦昭的名字記在了族譜上,十一房那邊,將原本代為管理的屬於秦修他們那一支剩下的產業交到了秦昭手上,秦昭便在雍州東平府安定了下來。
接下來的時間,秦昭看起來一直就是在安心守孝,多半時間都泡在秦家各房的藏書樓中看書,時不時會與秦家的年輕一代交流一番,漸漸的,在雍州也有了一些薄名。
不過,外人隻知道秦昭在詩文上頗有才學,卻是不知道秦昭在諸般雜學上的能耐。秦昭回到雍州頭一年,便將直轅犁改成了曲轅犁,又找人製造了水車翻車等灌溉工具,將耕作的效率很是提升了一番。
北地缺水,灌溉一直是個大問題,如秦家那麼多的良田,每年為了澆灌那些田地,就不知道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如今換上了水車翻車,卻是節省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當年糧食的產量也因此增加了兩成左右。
秦昭能做的事情不多,而且很多東西,拿出來那差不多就是懷璧//其罪了,比如說活字印刷還有成本更低的造紙術,這玩意秦家第一個不肯傳出去,真要是傳出去了,隻怕在世家裏頭,秦昭就要被人殺之而後快了!
他也沒有打什麼釀高度酒的主意,還是那句話,如今糧食產量不足,若是高度酒盛行,那麼,多餘的糧食能從哪兒來呢?若是有什麼紅薯木薯之類的作物,那也就算了,偏生誰都沒見過那些東西。
秦昭當年讀過全本的天工開物,有一陣子閑著沒事還自個做過模型,賣了個好價錢。如今幹脆將幾樣不怎麼敏感地拿了出來,他覺得算不上什麼,但是對秦家來說,無疑是能讓秦家更進一步的珍寶。
怎麼操作不用秦昭插手,秦家靠著這幾樣東西,跟各個世家進行利益交換,很是得了不少好處。
至於秦昭,他給秦家做了那麼多貢獻之後,秦家自然也沒有虧待了他,原本各房不肯對自己這一房之外的人開放的藏書樓第三層都對秦昭開放了,另外,秦昭名下的土地也多了不少,為了秦昭經常冒出來的奇思妙想,秦家直接撥了幾個作坊給了他,連帶作坊裏頭的工匠都已經記到了秦昭的名下。
秦昭第二年的時候,終於搞出了一樣暴利的東西,那就是糖。
秦家算起來已經是代表了這個年代最高的生產力,但是在秦昭看來,也不過是相當於地球上隋唐年間的水準。很多在地球上司空見慣的東西,在這個世界,就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比如說糖。
這年頭,能吃得起糖的人不多,最粗劣的糖塊,也不是普通百姓能隨便消費得起的。如秦家這樣的人家,吃的糖主要是蜜糖,這會兒已經有人會養蜂取蜜,但是這年頭又不可能讓養蜂的人一路追逐花期放養蜜蜂,也不可能花費偌大的代價,不種糧食,改種各種花木,因此,蜂蜜的產量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總不能一點都不給蜜蜂留,自個全取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