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行路難 第三十七章 救援(1 / 2)

村裏大多數人都死了,給他們一個個造墳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最終隻得在村口挖了一個大坑,將屍體依此擺放好,埋了進去,這才開始填土!之前那個婦人抱著孩子,嘴裏還哼著歌,堅持認為自個的孩子還活著,死活不肯放下,最後卻是另外幾個婦人強行奪過了那個小小的孩子,那婦人似乎是這才清醒過來,伏在地上,看著那個小小的身體,痛哭起來。

那些士卒幫著將屍體都埋了下去,又將村口的一棵大樹給砍了,削了一塊厚木板出來,秦昭在木板上寫上“區家村遇難村民之墓”,然後將那塊厚木板釘入了土中。

“回城!”秦昭騎在馬上,再次回頭看了一眼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的區家村,揚起馬鞭,下令道。

他們這次也算是完成任務了,雖說殲滅了數十個狄戎人,但是卻晚來一步,區家村差不多被屠殺殆盡,隻有不到二十個婦人孩童幸存,因此,盡管立下了戰功,但是,一幹士卒卻沒幾個有什麼喜色。

光殺這幾個狄戎人有什麼用,邊軍多年來對狄戎隻能說被動防守,年年叫狄戎人丟下一些屍體,多的時候,也就是死傷幾千人而已,他們多的是人口,根本不在乎這些傷亡。

草原廣闊,大大小小的部落不知道多少,草原上的女人多半身強力壯,生育率也比較高,為了爭奪資源,彼此間互相殘殺造成的傷亡都不知道有多少了。隻要朝廷無法深入草原,對狄戎人造成實質性的打擊,那麼,這樣的慘劇就會不停地重複發生。

因為多出了這些婦人孩童,回程的時候自然不能如同來的時候一般急行軍了,秦昭他們又臨時弄出了幾輛馬車出來,除了裝被狄戎人奪走的財物和從狄戎人身上搜到的東西,就是供這些婦人孩童還有之前作戰受傷,行動不便的傷員使用,饒是如此,速度還是快不起來。

秦昭也沒有著急,一路上緩緩慢行,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幾個箭術不錯的,還會去打一些野兔之類的野味回來,算是改善一下夥食。

經此一戰,秦昭在營中的威望直線上升,軍中的邏輯很簡單,誰拳頭大,誰能夠帶著大家大勝仗,誰說了算。若是以前,他們遇上幾十個狄戎勇士,他們這些人想要全身而退都不容易,結果在秦昭的指揮下,加上那些狄戎人本身輕敵,竟是直接將那些狄戎人逼入了絕境,想要逃跑都是不能,哪怕秦昭並沒有親自出手,但是他對戰局的判斷,還有精準的指揮,都叫下麵這些士卒一個個佩服得五體投地,一個個對秦昭更是敬服起來。

狄戎各個部落之間相距甚遠,打草穀的時候,也是各個部落自個各行其是,因此,既然已經遇一部,再遇到另一部的可能性便不會太大。何況,這會兒秦昭已經開始返程,距離邊城越近,遇到狄戎人的可能性越小。因此,秦昭返程的時候並不著急,走了一天,也不過是走了二十多裏路,然後就選了一個合適的地方安營紮寨。

就在士卒們埋鍋造飯的時候,忽然,遠遠的,看到一道明亮的光芒往高處飛去,三聲尖利的鳴嘯聲隨著那道光華的上升幾乎是同時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