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行路難 第七十三章(1 / 2)

無論是戰爭還是這等戰鬥,越往後,考驗的就是雙方的耐力還有信念,戰鬥力什麼的,反而是次要的了。

因為越往後,大家都累了,也不過就是心中憋著那麼一股子氣而已,若是這股氣散了,那麼,一支軍隊,差不多也就兵敗如山倒了。

西州衛這邊傷亡並不多,受傷的人很快就撤了下去,用專門蒸餾出來的烈酒消毒之後,撒上金瘡藥,包紮妥當。輕傷的直接做起了輔兵,而重傷的卻是直接抬下去養傷。一直在後麵的輔兵也武裝妥當,直接拿著兵器上了戰場。

那些輔兵本來就是軍戶,一個個也是經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的,他們其實比正規的邊軍,更希望保住西州衛,隻要城不破,他們就能夠保住自家的財富還有家人,起碼邊軍可以快速撤入內城的衛所之中,但是,這些輔兵反應卻不可能快!而且,他們人可以逃,家裏的那些吃飯的家什,可是沒辦法都帶走的。

因此,他們這會兒一個個都是咬緊了牙關,幾乎是將全部的心力,都放在了殺敵身上。

而與他們相反的是,那些狄戎人,這會兒卻是有些心亂了。

狄戎人這麼多年來,並沒有真正與中原死戰過,狄戎自身四分五裂,各個部落之間紛爭不休,他們之中也有有識之士,他們這般分裂的狀態,根本不可能打入中原,畢竟,中原人太多了,哪怕是耗也耗死了他們,唯有草原一統,引數十萬騎兵叩關,到時候,驅使中原百姓為先驅,以大軍之力,長車直入,便可以重演當年之事。

因此,狄戎這些部落,一直以來對中原,做的無非就是劫掠之事,劫掠財物,劫掠人口,通過這些壯大自身,同樣也是通過這般淘汰那些弱小的部落。

所有的部落最希望的是自個能夠通過掠奪,壯大自身,最擔心的就是損失了自家的勇士,以至於自身變成了其他部落眼中的肥肉。草原上什麼情誼,什麼信義,那都沒什麼用。哪怕是一母所出的親兄弟,該敵對的時候,揮刀照樣毫不手軟。

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看到自家部落的勇士,死傷越來越多之後,一直在城下督戰的幾個首領,這會兒都有些不淡定了。

西州衛若是這會兒已經搖搖欲墜,他們或許會再加上一把力,攻破了城池,到時候掠奪糧食財物還有一些婦人回去,也能彌補一下損失,但是如今一看,自家損失慘重,連人帶馬損失了數百,哪怕是對一些大部落來說,已經是一個叫人心痛的損失了。

因為草原上民族的特性,這決定了各個部落的規模本來就不可能太大,要不然根本無法約束,畢竟,除非是過冬或者是需要出戰的時候,否則的話,這些部落都會分散成一個個小一些的部族四散在他們占據的草場的各個地方放牧,互相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可以隨時聯絡,一旦出現問題,能夠互相呼應。若是部族大了,那麼所需要的草場自然更大,部族之間的距離也會拉開了,到時候說不定就會因此被人各個擊破。

因此,一些較大的部落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分散開來,比如說部落的首領有幾個兒子的,最後幹脆到時候分出一些牧民奴隸牛羊出來,幼子繼承首領的位置,其他幾個兒子各自帶著一些人馬牛羊,然後自尋出路。

正常情況下,一個不落能拉出一兩千左右的可戰之認,已經是比較了不得的事情了,再多,就很難供養這麼多人。若是損失了超過了一定的數量,那麼,對於這個部落來說,就意味著,來年他們沒有足夠的人手占據原本的草場,可能就會被臨近的其他部落強占了他們的地盤,這些地盤被人搶走容易,再拿回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若是損失超過了三分之一,那麼,就不光是草場縮水的問題,說不得,其他的部落就會發現他們的虛弱,然後露出自個的獠牙,幹脆直接出手,搶走他們的一切。

因此,當損失變得嚴重起來之後,這幾個首領就開始覺得心痛起來了。

秦昭一槍將一個穿著明顯要比其他人要好一些的狄戎人挑起,槍杆子輕輕一抖,然後,這人直接從城牆上掉了下去,砸到了城牆下麵的地上。他這會兒身上已經濺上了不少鮮血,臉上同樣也沾上了血汙,但是,秦昭的眼睛卻明亮無比,嘴角竟是勾起了笑意,一張俊美的臉,如今卻看起來如同修羅一般,原本敢於往秦昭這邊來的狄戎人就少,這會兒秦昭附近竟是空出了一大塊地方來。

秦昭忽然伸手,一邊的一個親衛會意,卻是直接遞上了一把弓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