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狗眼看人遭報應(1 / 2)

暑假,這天中午。

“爸,咱們太穀的兩個太穀餅廠在哪呢?”張上問。

“問這作甚?”蹲在地上,背靠土炕床沿,舒服的吹一口啤酒,扒拉兩口飯,舒服。

“我打算暑假找個活兒幹,兩個月總不能歇著吧,聽說那倆廠子招人呢,我去看看。”

張上坐在椅子上,喝了口麵湯。

“嗯?”張爸抬頭,實在沒想到兒子有這種覺悟,懂事了。

想了想,說:“一個在去聚仙樓的路上,你注意看路兩邊,有個巷子,進去就是。另一個在鐵三局,你在那繞一繞就看見了,廠門口有牌子。”

“知道了爸。”張上點頭,心裏做著打算。

飯後,張爸在炕上眯眼睡了二十分鍾,就又出去跑出租,得給孩子攢學費了。

等到兩點,楊芯去上班,張上洗了把臉,掃視一圈屋子。

黑漆漆的,大中午就得開燈,不然看不清。

隻要下雨,屋裏陰冷潮濕到讓你一進門,就能感覺一股涼氣撲麵,瞬間春秋轉換,即使這樣,這一家人也要將就住著。

“等我。”張上目光深邃。“兩個月。”

騎車二十分鍾。

在鐵三局附近繞了好幾圈,走街串巷,最後問街上坐著的老奶奶,才找見鼓樓太穀餅廠子。

說是廠子,其實隻是一個大院子。

老舊的雙開鐵欄杆門,剛剛能讓麵包車進去,門上麵用鐵絲擰懸一塊木板牌子“鼓樓太穀餅”,要多簡陋有多簡陋。

推車子進去,幾間低矮的平房,四五輛自行車散亂停著,平房裏傳來機器的“嗡隆隆”聲,很響。

見有人進來,靠大門的屋裏,姑且說是傳達室,出來個老大爺,白色汗衫,洗得有些發黑了,臉上胡子拉渣,很樸實。

打量張上一眼,看他的“瑪莎拉蒂”兩眼,平和問道:“小夥子,有事?”

“大爺,您貴姓?我家開了個小超市,想從咱們這進太穀餅賣,管事的在麼?”把車子停好,鎖住,張上問。

“叫我劉德順就行,你家在哪開的,是專賣店,還是捎帶的賣?”老大爺招手,示意張上進屋裏說。

六月的北方,已經熱起來了,大中午的太陽底下暴曬,不是好玩的。

進到屋裏,簡單的一張單人床,床單散亂,水泥地忐忑不平,露出被踩黑的磚塊,粗糙的立櫃,上麵擺著有些年代的黑色電視機,畫麵模糊,能將就看。

“我家開的是專賣店,在榆次開的,正裝修呢,我在咱們太穀五中上學,我爸讓我過來打聽一下。”張上滿嘴胡謅。

“榆次?那房租不便宜,比咱太穀貴多了,咱們太穀餅利潤小,專賣這個護不住本錢。”

劉德順從床底下掏出交叉凳遞給張上,凳麵是幾條牛皮帶,凳子撐開,牛皮繃緊,就能坐人。

“我爸想的是開了這個專賣店,然後往榆次周邊的超市、小賣部、商場上貨,讓大家一起賣。我們這個專賣店當中轉站,超市想拿貨就去我們那拿,不用跑太穀來,有點遠。”

“這個想法好,我們廠也在招代理商。”劉德順眼睛明亮,眼看這廠子不景氣,他也急,卻無可奈何,銷路打不開。

這個年代開超市和小賣部,貨源要自己去拿。

你想進貨,得找到廠家才行,或者從二道販子手裏拿貨,利潤少很多。

哪像後世,別人的貨物要在你超市上架,得求著你,我看好你的貨,你才能擺架子上賣,甚至得給我交保證金。

開小賣部都不要自己去進東西。

送貨的人來了,你把東西給我擺在架子上,擺整齊嘍,我看順眼嘍,你才能上貨。

著急起來,見貨架子不幹淨,你還得給我拿布子擦兩下。

而鼓樓太穀餅這犄角嘎達,張上這本地人都找不到,更別說外地人了,也就能在太穀賣賣,其他縣市根本沒上貨。

“劉大爺,您這太穀餅出廠價多少錢?”

“給我個你爸的電話,我和他談吧?”劉德順怕張上做不了主,這孩子一看就沒斷奶,還在上學呢,初中生。

“我能做主。”張上語氣有些重,接著說:“我不準備上了,我爸這店也是給我開的,謀個出路。”

劉德順將信將疑,低吟一句:“也行。”

反正從他這兒拿貨,都得現金現結,不賒不欠,這也是廠子沒發展的另一個原因。

這年頭還有不讓欠錢的廠子?

誰會從你這進貨?

張上在17年的時候也打算開個小賣部,打聽了一下,上貨基本不用錢。

十萬的貨,頂多花幾千塊錢就能上齊,各種齊全,全部賒賬。

上完貨,東西賣了,就給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