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電鰩(1 / 2)

被鰩魚撲起的沙塵,使我看不清這條魚到底有多大——腳下掀開兩條縫,一雙淺黑色的眼睛,凶狠地盯著我。

它一掀腦袋,就將我掀落到海底的岩石群上。之後,又迅速翻轉巨大的身體,靈活地向我衝來,嘴中放射電光。

“快閃開,這是電鰩!”

就在我四處掙紮,躲避它的電擊,森文迅速舉起鉤槍向它射擊。

不幸的是電光與槍鉤相撞,電順著鉤線,直接導到了森文的潛水服上。

我嚇得目瞪口呆,以為森文就要被電死了。

可電光居然穿過他的潛水服,繼續向兩邊導去。一隻巨大的龍蝦,和水母,在電光中抻直了身體。

“它真是太凶猛啦!一定有許多人,被它溫和的外表所迷惑,喪身海底。”我突然想起許多報道,“我看到過許多在淺海遊泳的人,遭遇過這種鰩魚,被它們刺傷的人無法救助。”

森文搖搖頭,“那隻是一少部分鰩魚,大部分鰩魚,是不會主動發出攻擊的。除非你惹怒了它。所以還是應該離它們遠點兒,至少保持一段安全距離。”

“那當它們離我們多近,才會危及到我們的生命呢?”我問道。

“至少五十米,遇到這些魚類不能慌張。要輕輕遊開,以免驚嚇到它們,受到攻擊。”

“可我還是認為,它們是跟鯊魚一樣可怕的野獸。”

博覽群書的森文,向我介紹了鰩魚的習性:

鰩魚是多種扁體軟骨魚的統稱,共有一百多個種類。

幾乎在整個海域,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

它們因為身體內部,有可以低抗水壓的特殊器官,幾乎可以潛入六七千米的深海,也不會被壓扁。

它們共9屬,分3科。

鰩魚身體周圍,長著一圈扇子一樣的胸鰭,尾鰭退化。像一根又細又長的鞭子,靠胸鰭波浪般的運動向前進。

它們的牙齒像石臼,能磨碎任何東西。

眼睛和噴水孔長在頭頂,口、鼻和鰓裂在底側。

這些都是鰩魚為了適應底棲生活,而逐漸演化出來的。

鰩魚並不凶悍,也不會主動襲擊人。

如果有人不小心驚擾了它,就會用尾巴上,強壯而堅硬的尾巴毒刺刺向來犯者。

一旦搶救不及時,受傷的人就有生命危險。

有些種類具有尖吻,由顱部突出的喙軟骨形成。體單色或具有花紋,多數種類脊部有硬刺或棘狀結構。

有些尾部內,有發電能力不強的發電器官。

全部鰩類魚均為卵生,其卵又稱“美人魚的荷包”。

常見於海灘,長方形,有革質殼保護。

鰩魚體型大小各異,小鰩成體僅50厘米,大鰩可長達2.5米。常常部分埋於水底沙中。

遊動時靠胸鰭,作優美的波浪狀擺動前進。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和魚類為食。

在捕食的時候,主要靠嗅覺捕獵。

它們臥在海底時,利用特殊的閉口呼吸法,盡量避免吸入泥沙。

在呼吸時,水通過頭頂的管路吸入,最後穿過腹麵的腮裂流出。

1億8千年前,鰩魚是鯊魚的同類。

但為了適應海底生活,長期將身體藏在海底沙地裏,便慢慢進化成現在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