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木牛流馬(二)(1 / 2)

黃月英先是給我詳細講解了一下製作木牛流馬的流程、原理以及所需要注意的事項,然後她便一手握著木材,一手持著工具,全神貫注的製作起來。她那嫻熟的動作絕對不壓於前院那群靠手藝吃飯的木匠,一根普通的圓木在經過黃月英一番鋸、劈、削、切之後,很快的變成了一根……還是圓木,隻不過變得光滑了。

我站在一旁認真的看著,心裏默默的記下每一個步驟和要點,我從沒有這麼認真的學習過。我現在才明白為什麼二十一世紀那麼多人提倡自由學習,原來興趣才是最好的學習動力。

快到中午時,木牛流馬基本成型。木牛是一架類似於人力手推車的工具,兩根長約一米半的木條是手推車的左右兩轅,兩轅的兩側各有三個成品字形的圓孔,品字形的頂孔間插著一根約一米長的軸,品字形下麵的兩個孔中各用一根小軸鉸裝著一條可以沿著該小軸擺動的、另一端頂地的木柱,作為木牛的四條腿。

而流馬是一個向上開口的,左右側壁近上緣的的垂直中心線上各有一個孔的木箱,它相當於一部車的發動機。木牛的那根約一米長的軸就是穿過流馬的這兩個孔,流馬可以在該軸上前後幌動。為了防止箱中物品的載荷左右移動,一塊縱向隔板把木箱一分為二。

木箱下麵有四個圓輪,圓輪的中軸貫穿木箱底部,兩兩相連。我愛不釋手的撫摸著這架曠世傑作,不由的感歎人類的智慧還真是無窮無盡。接著我便問了黃月英一個讓我這輩子都無地自容的問題:“英子,這木牛流馬怎麼不走呢?”

黃月英迷惑的看著我,許久她才說道:“你不推,它怎麼走?”

我們這一問一答,如此富有哲學性的問題相當於“你是誰”、“你從哪來”、“你要到哪去”。可是我明明記得書上說木牛流馬是一種類似於機器人的工具,是完全可以自行活動的,於是我問出了這個問題。

黃月英笑了笑,沒有說話,而是直接將木牛流馬推到後院的一個陡坡上,然後掉轉牛頭,手一鬆,木牛流馬便四平八穩的走了下來,每當它要偏離線路或要歪倒時,木牛的四條腿便起到了很好的支撐點的作用,由於四條腿的岔開度是由車轅上的限位釘限製,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它無法打開或打開過大。

我好奇的上前自己操作起來,經過一番細致的研究再加上黃月英對我講解,我這才明白,原來木牛流馬隻有在下坡時才能實現完全自動化,而平時隻不過是通過人力的作用改變杠杆重心的原理,隻能讓操作者達到最省力的地步。

我又向她請教了一些問題後,便躍躍欲試的準備自己也製作一個,雖然咱的木匠手藝不行,但慢工出細活,慢慢來唄,日子長著呢。黃月英見我笨手笨腳的,跟我說一些鼓勵的話後,便回夥房準備午飯去了。

我不氣不餒的繼續腳踩圓木一端,手扶另一端,有模有樣的鋸了起來。這時,我們的韋爵爺終於睡醒了,慌慌張張的朝我跑了過來,氣喘籲籲的說:“大……大哥,這院……院子真的鬧鬼,昨晚我明明睡在床上的,剛才我一醒來發現竟然自己睡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