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駘的算盤是打對了,對張讓這種人,金銀固然為其所喜,但是小命才是他們最緊要的。一旦事關安危,哪怕空穴來風,都不由得他們不緊張一下。所以台駘先聲奪人,說禮物是跟張讓性命攸關的消息,那張讓即使再不相信也不免要掂量一二了。
果然,小廝引著台駘左拐右拐,走進一個亭子。張讓在幾個侍從的護衛下,悠然喝著餐後茶。聽到身後的腳步聲,頭也不回的說道:“你最好說個清楚,不然,我張府可不是那麼好出去的。”
台駘並沒有被嚇到,反倒是有些埋怨地說道:“張父,你張府出難還是進難想必你很清楚,我台駘費盡心機進來完全是為了漢室著想,不想張父遭遇不測,並無他求。”
“哦,這麼說來,你還是位義士了?”張讓轉過頭來,說道,“既如此,賜座。”
想必是很久沒人這樣對自己說過話了吧,張讓稍有些意外。身邊的侍從一動不動,仆從移來了一個蒲團,台駘坐了下來,說道:“不才得到確切消息,就這幾日,將有刺客入府行刺,張父多加警惕就是。”
“沒別的了?”張讓問道。
“沒別的了!”台駘答。
“我還以為什麼大事呢!你以為刺客能安然進到我張府嗎?我張讓樹敵何止千萬,那我豈不是要夜夜睡不著覺了,真是笑話。台先生是吧,既然你說了不幾日刺客便來,那你就在府中多呆幾日吧。”張讓說著,便拂袖而去。
這……台駘暗忖,自己不會是搬石砸腳了吧。隻是自己的預料應該無差,曹操在隨軍出征之前肯定是要來刺殺張讓的,這幾日就應該出發了吧。但是萬一曆史走向偏差或者史料有誤,那自己豈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被關在客房裏的台駘很是有些自怨自艾,但是轉念一想,也沒必要太過於患得患失不是嗎?之前聽過的一句話說的很對,“不是每個吃過苦的人都會得到回報,人總會遇到挫折,總有不被人理解、低聲下氣的時候。要知道你眼下認為像山一樣存在的阻礙,當你走遠了,你會發現它也隻不過跟一塊大點的石頭沒什麼區別。所以不要急,慢慢來,多一點耐心吧。”台駘認為這話是很對的,很多當時覺得邁不過的坎,現在想想真的是沒那麼難的。小時候弄丟10塊錢可以哭一個晚上,現在扔掉1000元恐怕都不會有太大的感觸吧。現在翻出這句話來給自己打打氣,隻是希望自己不在的這段時間龔都和卞喜別出什麼亂子。
台駘所料的確不差,知識就是力量,這就是台駘最有力的武器。曹操的確已經接到了朝廷的詔令,被拜封為騎都尉,不日將領兵彙合皇甫嵩共擊潁川黃巾。
台駘對曹操是直流口水啊,可是台駘也是有自知之明的,隻能眼睜睜看著曹操馬上就要戰場立功了。在此之前,能利用一下曹操自己又何樂而不為!
曹操雖然作為中常侍曹騰的孫子,但是曹騰是個好官,與朝中清流黨人走的極近,他所推薦的都是天下名士。受祖父的影響,曹操為人剛正不阿,早都看不慣張讓等人了,一心想除掉這些禍害。現在馬上就要掛印出征了,自己一定得做點什麼,免得洛陽徹底被這群雜碎給搞完蛋。越想越生氣,曹操準備喊上好朋友袁紹一起行動,袁紹認為張讓勢大,單槍匹馬難取好處,拒絕前往,並勸曹操也不要去。曹操不聽,把自己打扮成送柴的夥夫,又將手戟藏入柴中,悄悄潛入了張讓的府中。
夜深之時,曹操暴起行刺。雖說張讓對台駘不以為意,但是也的確讓護衛加強了警戒。曹操剛潛入庭堂,便被侍衛發覺。驚醒的張讓立即派人追捕,曹操揮舞著手戟,從庭堂一路打將出來,張讓的衛士無法接近他,曹操且戰且退,退到垣牆邊時,縱身一跳,逾牆而出。
由於張讓的家奴侍衛不認得曹操,短時間內無從查起,曹操逃出張讓府邸之後,倒也不慌張,第二天便領軍出征了。不過曹操的行刺倒是便宜了台駘,張讓果然態度大變,來給台駘賠不是來了。這一切都在台駘的預料之中,不出意外的話,張讓馬上又要有麻煩了,所以台駘給張讓留下了住址,囑咐張讓遇到什麼難題盡管來找他,並表示自己不願大漢自斷臂膀,一定會幫助張讓到底。
這讓張讓很是感動,準備親自送台駘回去。台駘也知道張讓隻是客氣之舉,當下便婉拒了。如果讓天下人知道自己和張讓走的過近,的確能引來不少趨炎附勢之徒,但有識之士定會對自己敬而遠之,所以台駘還是選擇從後門回去了。龔都見到台駘,自然很是歡喜,他可不希望台駘就這麼不告而別,雖然錢財現在都在自己身上。
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初一上朝,郎中中山人張鈞上書說:“我想張角所以能夠興兵作亂,成千上萬的人願意跟著他,其根源都在十常侍,把他們的父兄、子弟、親戚、賓客放到各州郡,獨占財利,侵奪百姓,百姓的冤屈無處申訴,所以圖謀不軌,聚積成為盜賊。應該殺了十常侍,把他們的腦袋懸掛南郊,以此向老百姓請罪。再派使者布告天下,這樣可以不須用兵,而大寇自會消散。”劉宏把張鈞的奏章給張讓等人看,他們都脫掉帽子、靴子叩頭請罪,乞求讓自己去洛陽監獄,並且拿出家財以助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