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章 至尊!甘寧請戰(1 / 2)

卻說周泰、徐盛戰死的消息傳到柴桑,孫權麵容頓如死灰。

各地失守的消息早已在柴桑傳的沸反盈天,台軍水陸並進更是兵民皆知,消息是封鎖不住的,各氏族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以張昭為首的眾官員日夜求見孫權,欲勸他在未徹底失敗之前投降,都被孫權以各種理由搪塞不見。孫權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自己最為倚重的心腹周泰身上,不想最終還是無法力挽狂瀾。

想到自己的父兄英雄蓋世,自己就這樣戰敗屈辱而降嗎?

不!

剛及二十歲的孫權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他才剛剛平定各地山越的叛亂,準備勵精圖治,大力發展。他還有滿腔的抱負未來得及施展,難道上蒼真的不給自己機會嗎?

敗了,又敗了,孤當親自領兵出戰,也許還有翻身之機。

看著一向風采奪人的周瑜等人沉默無言,孫權知道,有些事,終究還是需要自己來擔當。

孫權派人把自己一向敬重的張昭等人請進府中,好吃好喝伺候著,並嚴禁他們出府,也不與他們見麵。同時,孫權決定放棄濡須,召回駐紮在外麵的最後一支軍馬——朱然的五千士兵,欲親領大軍迎戰台駘。

可是麵對東西夾擊,誰來防禦東麵的太史慈呢?就連自己心目中的戰神周泰都被殺死,又有誰能擔此重任呢?

聽到孫權重重的歎息,在座一眾武將不禁麵露羞赧之色。這時,一個幹澀的聲音傳來,“至尊!甘寧請戰。”

孫權扭頭看了看甘寧,自從赤壁蘇飛戰死,大軍敗後,平日氣吞萬裏的甘興霸,如今已經萎靡不振,那慘白的臉色叫人心痛。

周瑜知道,上次一敗不僅對自己打擊不小,眾位將領也都是心緒難平,甘寧更是日漸消沉。

周瑜心中亦是非常難過,當初孫策把弟弟孫權托付給自己,自己卻不能完成兄長的托付,實在是無顏去見地下的伯符兄啊!

於是周瑜進言道:“瑜願領一萬兵馬,抵擋太史慈,興霸將軍你身體抱恙,還是於至尊帳下聽令吧,今後不知道還有多少大仗要打。”

周瑜說的輕鬆,實際上他已經隱隱預感到這是大夥的最後一戰了。此刻失了長江天險,就連周瑜,都覺得無望擊潰台駘大軍了。既然如此,那便殺身以成仁吧!

廷內諸將愁眉苦臉,孫權也是坐立不安,但是他們還是想憑借手中的六萬人馬搏上一搏,不輕易言敗正是他們能走到一起的原因。

這時甘寧側頭望向周瑜,嘴角泛起笑意,道:“都督還是留在至尊身邊出謀劃策吧,大軍少不了你,甘寧心意已決,隻等至尊將令!”

在座眾人的沉悶之氣被甘寧的決絕給一掃而空,突然間鬥誌充盈堂內,仿佛隻要視死如歸,就能確保江東無虞。孫權注視著甘寧那熱切的眼神,緩緩說道:“如興霸將軍所請!”

“謝至尊!”甘寧高聲說道,如雷般響徹眾人耳膜,瞬間點燃了眾人的鬥誌。

孫權離開座位,跨前一步,掃視眾人大聲道:“眾位將軍,此戰關係江東存亡,眾位不要辜負了孤之厚望。”

眾人紛紛起身抱拳道:“必當以死報之!”

聽到眾人說了個“死”字,孫權心頭一跳,便不願再去多想,開始與周瑜、魯肅部署兵力,迎戰台駘。

魯肅進言道:“台駘懸軍千裏,深入吾地,精兵驍將,皆在於此。柴桑孤城,被圍則無救,不可堅營蓄銳。

而其分四路自赤壁來襲,我軍宜充分利用本土作戰之利,各路擊破。

隻需破其一路,便可繞背夾攻,如此便可破其二路、三路、四路。

憑我軍對周遭地勢的熟悉,完全可以做到此舉。

事已至此,不得不冒險如此謀劃。

其水軍則盡依荊州之兵,我願統兵五千拒之,使其上不得岸來。”

周瑜也有同樣想法,認為孤城死守等於被動挨打,應該依仗地利優勢將台駘大軍步步蠶食,待到柴桑之時必然師老兵疲,可一舉破之。孫權深以為然,既然魯肅有自信五千兵守江,那他自當胸有成竹。

程普卻持相反意見,他認為應該集中兵力,尋找台駘進行決戰,然後依仗二倍於敵的兵力,極有可能將台駘殺死,如此一來,困局自解。

魯肅深以為不可,一方麵陸路難行,孫吳方麵並沒有騎兵之類的優勢兵種,想要擒拿敵酋是很難的。其次如果孤注一擲尋求敵軍主力,一旦台駘拖延三兩日,那麼其他幾路大軍將會對本部形成合圍之勢,到時絕對是無力回天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