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秋然,生於唐國文帝永安元年,係洛東郡赤烏山人氏,其人自幼聰慧,喜研物究理,少曾立誌治理湯河,孜孜不倦,三十年乃得一滴純水,謂人日:此.水半滴,可治湯河。順帝聞之,密召其於寧康殿,命其獻出純水。其競寧死不從,違背帝意,私自飲之,帝怒,命五馬分體,棄市三日,後競化虛無,不知所終,時值唐國順帝天紀三年。
——摘自《荒唐國史記·唐國紀·人物卷·丁秋然傳》以上內容,是我依據自己在夢境裏翻閱《荒唐國史記》摘錄下來的。
但在夢遊荒唐國的時候,我卻聽到在唐國坊問流傳著的另外一個版本的關於丁秋然以及純水的傳說,醒來後,隨手記下。至於孰真孰偽,不可考證。
提到丁秋然,不能不提到純水,提到純水,首先要提到湯河。我在夢境中遊曆荒唐國的時候,是見過那條湯河的:黑水滔滔,腥臭撲鼻,河麵上漂浮著一層灰色菌類,舀起河水細看,可以看見無數的不知名的細微浮遊生物遊動,湯河倒也名副其實。站在湯河邊,抬眼遠望,河對岸有座延綿高山,那就是赤烏山。
我翻閱了荒唐國的史書,發現最初湯河的名字是叫唐河,意為唐國的母親河。唐河河水清澈,流經唐國九州三十六郡,是文明發源之地,隻是後來,不知道什麼緣故,在唐國開國之初,一夜渾濁,連名字也變成了湯河。
對照坊間流傳的關於丁秋然的傳說,在《荒唐國史記》中,關於丁秋然的記載,有一個關鍵性的人物被隱去了,那就是丁秋然的兒子——丁純水。丁秋然曾經發誓,唐河一日不清,他終身不娶。所以,丁純水並非是丁秋然的親兒子,而是他在湯河邊撿到的一個孤兒,取名純水,寓意自明。
唐國坊間傳說,丁純水聰慧異常,少年得誌,名揚天下,成為唐國順帝少時伴讀。那時候,順帝還是個叫道武的孩子,他最好的朋友就是丁純水。一日,兩人相伴出遊,來到湯河,丁純水想起父親丁秋然正在研究一種可以淨化任何汙水的純水,也不知道他一生誌願何時才能實現,想到此處,他不禁望河感慨:這湯河何時才能成唐河?道武聽後,也是感慨萬千,說:你父親若是研究出純水,等這湯河真成了唐河,那就是國之功臣,我若為帝,一定讓你父親做宰相。
五年後,道武成了順帝,而丁秋然研究的純水終於有了重大突破。丁純水急忙向順帝報喜,說,不出一年,純水定然出世,可使湯河變回唐河。但沒有想到,順帝聽後,臉色陰沉下來,說,湯河就是湯河,永遠也恢複不了唐河。
丁純水感到大為驚訝,追問順帝,難道您忘記了我們曾經在湯河邊的那些話了嗎?順帝冷冷地說,今非昔比,我已是帝王,事關國運,你還是少問的好。不過,你要真想知道,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拿你的性命交換!
丁純水怔住了,神色堅毅,毫不猶豫地說:若我一人之命能換來大唐國萬千黎民重飲唐河水,我願拿命來換!順帝頓時興奮起來:這丁純水自幼在自己身邊陪讀,知道不少不應該知道的宮內秘聞,早就想除掉他,但一直沒有機會。今天他主動求死,就別怪我心狠了。於是,他道出了一個唐國曆代帝王相傳的秘聞:本朝開國皇帝太武帝曾遇一道人,那道人相貌奇偉,雙耳如扇,神通廣大,告訴他“唐河成湯,萬世興昌”,並送他一劑藥,讓太武帝親手撒入唐河,唐河一夜間變成了湯河。說來也奇怪,飲用過湯河水的百姓,無比溫順。就連那些原本悍不畏死的亂民,一旦捕獲,灌他們一瓢湯河水,就變得性情溫順,畏懼刀槍,再也不敢有反抗念頭。所以,無論唐國曆代皇帝如何橫征暴斂,天下皆為順民,無有反抗者。於是這條流經九州三十六郡的湯河,成了唐國立國之根本,江山延續之依仗。當然,那道人當年對太武帝說的另外半句話“湯河成唐,國之必亡”,順帝沒敢對丁純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