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月之後的周六上午,德道集團管理學院培訓教室的掛幕上,是一個大大的宋體“道”字。講台下,於德水、陳懷丙、藥業公司總經理汪洋、房產公司總經理許臣、電氣公司總經理田玉華等坐在前排中央,後麵有王天樂、金秋穎,兩人身後是趙小魚和柳立立。趙小魚握著筆,注視著前麵的講師。
程拾翰一身深灰色的休閑西裝,細條絨的水洗紅色襯衫,率性灑脫。他生動、幽默的《經理人之“道”》進入了尾聲:
“這‘道’字中的‘首’,就是首領、領導、經理人。‘道’字的‘走之底’提醒經理人要走在員工的前麵。因為經理人必須成為領路人。所以,經理人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有的部隊指揮員拔出槍來,喊的是‘同誌們,跟我來’;有的部隊軍官叫的是‘弟兄們,給我上’……”
許臣張開大嘴樂了,他的口頭禪就是“弟兄們,給我上,這回就看你們的了”。
“八路軍指揮員喊的是‘跟我來’,國民黨軍官叫的是‘給我上’,兩字之差,最後分出了天下……好,謝謝大家!今天是周六,順祝大家周末愉快。”
許臣張開的大嘴合不上了。汪洋小聲打趣他:“兄弟們,給我樂。”
這時,於德水鼓起掌來,隨後掌聲一片。
許臣瞪著牛眼,嚷著讓程拾翰再講講員工之“道”。
王天樂換了一下坐姿,對這個提問來了興趣。
趙小魚對柳立立小聲耳語:“這是故意刁難。”柳立立白了她一眼。
程拾翰微微一笑:“我試著自圓其說吧,”說著在白板上寫下“丷”,轉過身來,“第一,員工要從這一‘點’一‘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這個‘點’和‘滴’看起來微不足道,卻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遠大目標的開始。”
趙小魚聽得發呆了。柳立立掐了她一下,提醒她保持淑女形象。
程拾翰又在白板上寫下“一”:“第二,員工的目標要專一。這‘一’橫,提示的就是做事情要‘專一’。許多新員工做到了從一‘點’一‘滴’開始,開端良好,但結果並不好。回頭審視,走過的路彎彎曲曲的。這是為什麼?因為方向總在變。目標頻繁改換,精力浪費在了起跑線上,沒有了中途的計劃、加速,就沒有最後的衝刺。因此說,人要立‘長’誌,不能‘常’立誌。‘常’立誌的後果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事無成。”
金秋穎對王天樂說:“這個拾翰,也太能自圓其說了。”
王天樂勉強擠出一絲笑意。
程拾翰寫出了“道”字中的“自”,然後說:“第三,員工要自動自發。‘自動’就是要積極主動,敢於想問題,善於想問題;而‘自發’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工作中這種自覺的思考、自覺的行動,才能有創造性的成果,即使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來。”
這回,柳立立聽得也直發愣,這回輪到趙小魚掐她大腿了,醒醒吧。王天樂回頭瞥了她們一眼。趙小魚裝作沒看見。
“‘自動自發’也不是做什麼都‘百發百中’,過程中總會摔倒、也總會遇到挫折。那麼這時候,這個‘自’就是‘自’強不息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人生就不成‘道’了,更沒有美好的‘道’路可行。”
於德水點頭讚同。王天樂注意到了這個細節——他是特意坐在後排的,就為觀察前麵的反應。
程拾翰在白板上完成了“道”字的最後一筆,聲音極富穿透力:“第四,員工必須清楚,‘道’是‘走’出來的。‘道’的最後一部分是‘走之底’,寫起來,可謂一波三折,這是在告誡我們,‘道’是崎嶇坎坷的,要想跋涉到成功的彼岸,‘走’起來就要‘百折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