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坤退了一萬步,掃清了羅筱曼思想障礙之後,一切進展順利,前路既無虎,也無狼,而且一路“歌聲”。
“好吧,權且就當作是歌聲吧。”,當李秉坤邊開車邊聽後麵兩位異性“唱歌”的時候,就是這樣做心理建設的。尤其是羅筱曼,她對“歌唱”藝術的理解可能超前了幾個光年。直到現在,李秉坤才探索到這個“偉大的發現“。雖然這一發現對耳朵帶來的困擾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心理上的衝擊隻是那麼一瞬間,“嗯,反正沒指望讓她成為歌唱家。”這就是衝擊過後留下的痕跡。
有人曾經說過,每當兩人相遇時,實際上有六個人存在:那就是各自眼中的自己,各自在對方眼中的自己和各自真實的自我。所以,兩人在一起,看似簡單,實則卻是一個複雜的小團體生活,要應對的問題很多。且不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就說各自心理上的問題,也是對智慧的極大智慧。
例如,兩個人在一起相處越久,越會發現對方的不完美。所以,長輩們會以過來人的姿態勸告年輕人:結婚之前要睜大兩隻眼睛,好好地看;結婚之後,要閉上一隻眼睛,能不看就不看。聽起來,有一定道理。可是,就算是婚前好好地看,那又如何?總不能因為看到了不完美就放棄那些吸引人的完美吧;婚後閉上一隻眼睛,那又怎樣?或許能少看到一點不完美,但同時也會少看到一些完美。
有人揮一揮手,一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神色,來一句“難得糊塗”,長籲短歎。如果“難得糊塗”是一種濃縮的智慧,尚可領要;但如果是一種故作瀟灑的自我麻痹,則大可不必。
看到不完美,才是真;擁抱不完美,才是善;展現不完美,才是美。所以,隻有確定愛上了不完美,那才是真正的愛。隻有這樣,當那些不完美時刻在眼前晃動時,才能心平氣和,甚至笑逐顏開。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不是每個人都能碰到那個做到的人。如果做到,如果遇到,莫忘好好珍惜。
羅筱曼是否意識到她遇到了什麼呢?或許不知道。
但對於羅筱曼而言,這個周末過得相當的新鮮和充實。
周六的時候,李秉坤扛著可豆拖著她去了商場,美其名曰是“賠損贖罪”,實際上呢,羅筱曼覺得自己是在“贖罪”:但凡李秉坤或者可豆看見了什麼中意的衣服,就推著她去試,對於不愛試衣服的羅筱曼而言,這種T台走秀不停的模式就是一種懲罰,但是抵不住可豆一陣又一陣軟軟的呼喊:“媽姆,試一試嘛,我們好想看一看!”,
李秉坤先生呢,勸說詞很簡單:
--“試唄,不試怎麼知道你穿著有多難看!”
--“試一試,就算穿得合適,我也不會頭腦發熱馬上掏錢給你買的。別做夢了!”
可豆和李秉坤這種一軟一硬的方式很是受用:一路上逛下來,羅筱曼試了不少,最後手裏也是頗有收獲。此處備注一下:李秉坤果然說到做到,攛掇著羅筱曼“買”、“拿下”,但絕不掏錢包,就連口頭上也隻字不提,沒有“意思一下”的客套。就連服務員都隻做了兩個結論:“這男的太摳!不大氣!”,或者是“這女的夠任性,家裏的錢都握在自己手裏,想買就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