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老秦人(1 / 1)

秦二世元年四月初,鹹陽發生了一件大事,公子子嬰被人劫持,如今下落不明。鹹陽城內到處可見衣甲鮮明的士兵在搜查。對此,鹹陽城內的老秦人傷心不已,自發組織隊伍協助搜查。而原六國之百姓卻把這件事當做熱鬧來看。胡亥冷笑的看著六國百姓,大秦統一後並沒有對六國百姓施行什麼嚴厲的措施,這種放任讓他們忘記了自己的身份,這些人心不向大秦,卻要大秦容忍著他們。當年始皇帝統一六國,聽從國師尉廖 的建議,善待六國百姓,以至於後來出現六國百姓的地位比老秦人還要高,比如一個六國百姓和一個老秦人打架,明明是六國百姓的錯,可官府之人卻不敢懲罰他,甚至還可能袒護他,因為上麵的政策就是這樣,他們不施行就要背負危害帝國安全破壞百姓安寧的罪名。可笑當初老秦人為大秦的統一浴血奮戰,幾百萬老秦人為統一六國奉獻了生命,難道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後世子孫被六國人壓迫嗎,胡亥覺得大秦之所以滅亡在於自毀根基,老秦人才是大秦的基礎,而大秦卻寒了老秦人的心,曆史上老秦人被六國百姓壓迫,他們得不到官府的庇護,浴血奮戰時,自己的親人卻還在被人欺壓,他們傷心了,他們要為後代考慮,所以老秦人開始變的自私自利,他們沒有了血性,也沒有共赴國難的心,更加沒有了血不流幹,誓不休戰的熱血。

而現在胡亥卻不會讓那樣的事情發生了,當各國複辟後,六國百姓哪有支持大秦的。大秦把寶貴的老秦人丟掉,養起了白眼狼,試問不滅亡,天理何在。始皇帝畢竟有曆史的局限性,他看不到這些,而胡亥有後世的記憶。大秦善待六國之人,二世而亡。元朝,屠殺漢人幾千萬,血腥鎮壓,但元朝知道自己的根基,蒙古族全部成為貴族。不怕漢人造反,但蒙古人喜歡開拓疆土,又不善於管理,幾十年後亡了。再有就是清朝,清朝的製度就更加的完善了,殺的漢人也不少,屠城的事也幹了不少,更讓漢人剃發,這麼侮辱人的事漢人能服從嗎,但大清不怕,留發不留頭,讓漢人們看著辦吧。所以漢人們服從了。大清的根基是滿族,漢人的死活它才不會管,造反也不怕,八旗子弟鎮壓。可是滿族人不思進取,夜郎自大。沒跟上世界的發展,落後了,所以也就亡了,其統治達三百多年。

當時始皇帝統一六國,無數老秦人被送往各處,他們為大秦開荒,帶動六國之人從事生產,他們比六國之人幹的多,卻沒有六國之人待遇好。胡亥知道之後六國複辟,關外將大部分淪陷,胡亥對國土看的不重,今天沒了,明天可以打回來,胡亥看重的是在關外的幾百萬老秦人,六國複辟後,他們的生活將更加困難,所以胡亥想把他們召回來,這也是大秦的兵員所在,如今在關內的老秦人大多是老弱病殘,胡亥對關外的幾百萬老秦人可是很期待的。隻待他們回來,胡亥就會組建一隻二十萬人的親衛軍,這是為胡亥以後禦駕親征做準備。

胡亥很快便離開了這裏,他今天出來是跟陳為接頭的,陳為現在已經被胡亥控製,接下來對付蒙家,陳為將是胡亥一顆非常重要的棋子。

來到一座非常偏僻的院落內,胡亥用手在門上敲了三下,不一會陳為就出來把胡亥請了進去。胡亥進去後直接坐在主位上,問到:“事情辦的怎麼樣了”。陳為道:“回稟主人,我已經得到那位的信任,並把事情告訴了他,明天他將把這件事告訴皇帝”。胡亥對陳為說:“陳為你幹的不錯,我很滿意,你隻要聽話,金錢美女地位我都可以給你”。陳為淡淡的說:“我隻希望你能遵守約定”。胡亥笑笑說:“放心,我會的。但是你的承諾也不要忘了。好了,你趕緊走吧,別讓他察覺到了”。之後陳為便起身退了出去。

陳為走後,胡亥一個人在這裏靜靜的坐著,明天,將是一個新的時代,蒙家將退出大秦的勢力中心,趙高,李斯又會怎樣的為自己謀求利益。蒙家手中的軍權又會落入誰手呢,而對於蒙毅有改如何處理呢。胡亥在想如何從他們的手中得到利益,趙高倒是不足為具,他看不到軍隊的重要性,隻要皇宮內他的人多了他就會滿意,但李斯絕對看到了軍隊的重要性,明天他絕對會爭取的,胡亥看著地麵,看來讓趙高和李斯撕破臉皮的時機到了,既然李斯想要軍隊,胡亥就給他,但是有回報哪能沒有付出,胡亥決定利用李斯掌管軍隊的時機徹底分裂趙高和李斯,曆史上趙高可是滅了李斯九族,胡亥可是很期待趙高的表現,而且胡亥也是會幫趙高一把的。想到這裏,胡亥不自覺的笑了。明天,胡亥有點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