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沙漠往事(2 / 3)

自從認識沈紫衣以來,秦望舒一直對她和聖林之間有什麼關係很關心,今天得此機會,自然不願放過。

“你真的想知道?那個王八蛋,認識他,是我這輩子最倒黴的事!不過,你既然有興趣,我就給你說說。”

沈紫衣在馬津大學畢業後,在鷹國石油公司找了個工作,目的是曆練自己。

兩年後,在積累了經驗和閱曆後,加入了家族的海外事業。在比亞國中標了一個區塊進行石油勘探。

勘探,屬於石油產業的上遊,利潤非常豐厚。

在國內,象沈家這樣的民營企業,是很難涉足進勘探業的。

但在國外,她家這樣的民營企業反而比國企更容易進入。

在比亞內戰中,眼看紮卡敗局已定,國內企業紛紛開始撤僑。

沈紫衣對自己的歐羅亞洲教育背景及工作經曆很自信,加上她的勘探企業又有鷹國股份,所以,不願意輕易撤退。

她認為,實際上是米國和鷹國勢力推翻了紮卡政權,戰後重建時,米國和鷹國勢力也將在比亞占有較大權重。比亞新政府也必將是親米、鷹的政府。

此時堅守在比亞,不僅有利於自己迅速提高在家族中的地位,更有利於在戰後重建中,從新政府手中獲取更大利益。

於是,她沒有參加楚國政府組織的撤退行動,帶著30多人堅守在比亞。

沈紫衣的戰略也許是對的,膽略也不可謂不高,但是,時機卻是錯誤的。

在紮卡倒台,臨時政府尚未有效控製局麵這種權利真空狀態下,隻有手裏有槍的人,才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

她的工地在一天之內,被政府軍潰兵和反政府民兵武裝分別搶劫。

第二天,一夥部落武裝再一次洗劫了他們,並把他們扣為人質,索要1億金幣現金,否則,就要將他們擄至部落地區,並且作為奴隸賣掉。

她的鷹國合夥人向國內求救,得到的答複是:政府絕不同恐怖分子談判。

於是沈紫衣隻好向家族求救。作為沈家的長孫女,沈家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就向楚國住比亞大使館求救。

她對比亞的局勢非常了解,在向大使館求救的同時,又請馮四海幫忙,看他能否利用軍中的關係,請在比亞灣護航的楚國海軍編隊幫忙解救。

此時,楚國的撤僑行動已經結束,馮四海隻得通過私人關係,請求聖林幫忙。

聖林知道,此去不僅凶險萬分,而且屬於違抗軍令私自行動。

但他對馮四海的請求無法拒絕,而且用“這是救楚國人”的理由說服了自己和他的特戰組成員,號稱“六劍客”的另外5人:凡奇、錢多多、戰飛虎、劉興、宋陽。

六劍客趁軍艦在布提補給時,偷偷離隊,租了一艘快艇趕到比亞。

在加班襲擊了一個反政府軍的倉庫,繳獲了軍火、車輛、食品、水等物資,星夜兼程。

盡管他們盡可能地隱蔽行動,但一路上仍然經曆了十多次戰鬥,才抵達沈紫衣的工地。

聖林沒有一億金幣,並且對方又將贖金提高了一倍,沒有兩億金幣,別想放人。並且有一個附加條件:留下車和軍火。

聖林判斷:對方根本就沒有放人的打算,付了贖金,自己一方沒車沒槍,到時隻能任人宰割。

即使這夥人放過自己,在大漠深處,兵荒馬亂之中,手無寸鐵的這些人,還是會落入別人手中。

談判不可避免地破裂了,戰鬥成了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部落武裝雖然有30多人,但仍然不是六劍客的對手。最後,六劍客以擊斃對方17人,其餘人員投降,己方宋陽腿部受傷,一名工人死亡的結果,結束了戰鬥。

彼時,臨時政府雖然控製了比亞首都黎波裏,但通往黎波裏的幾百公裏的路上,仍然處於戰亂之中。

聖林決定,穿過沙漠南行,到鄰國阿利亞境內。在阿利亞首都阿及爾找到楚國大使館,就算是安全了。

他們補充了從部落武裝那裏繳獲的給養,開始撤退。路上遇到三股民兵武裝,都被他們很快擊潰。

在距離邊境30公裏處,突然遭遇一夥武裝,對方戰鬥很頑強,也很有戰鬥素養。裝備精良,戰力強悍。

聖林知道,這夥人是雇傭軍武裝,其戰鬥力遠非那些部落武裝、民兵武裝可比。

戰鬥激烈而艱難,兩名工人被流彈擊中身亡,沈紫衣腿部中彈不能行走。他們的車輛被雇傭軍的火箭筒擊毀。從直升飛機上拆下來,裝在皮卡上的火箭炮,封鎖了他們的前進道路。

如果沒有沈紫衣這一行人,六劍客仍然可以全身而退。可是,他無法扔下這群需要保護的人。

盡管他們已經擊斃了對方八人,但是又一個車隊大約20人的增援力量加入了對方陣地,更要命的是,對方新增了一台高射機槍和一台裝甲突擊車,突破陣地,隻是早晚的事。

聖林當機立斷,留下宋陽和劉興阻擊掩護,把沈紫衣用繩子捆在自己身上,帶著凡奇、錢多多、戰飛虎,掩護這些平民,繞過正麵,從沙漠中步行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