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足見趙觀瀾的定力和智慧。她敢把女兒放在自己手下,20來歲就當上了副處長,又敢於舉賢不避親,那趙玉棠必有過人之處。我看……,”
說到這裏,陳長江停住了,瞅了韓玉成一眼。
“我看可以試試。”
韓玉成已經明白了陳議長的意圖,其實,他的想法也是如此。
見韓玉成表示讚同,陳長江繼續道:
“我提議,讓趙玉棠全權負責這次公關危機的處理,並擔任新聞發言人,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一幹人見議長如此說,哪敢反對。
況且,這個苦差事沒有落在自己頭上,正是求之不得之事。豈有不從?於是紛紛表態讚同。
“那就這麼定了,聯係司法廳和趙觀瀾,借調趙玉棠,就在法院辦公,警察局、律政司和法院三家,全力配合趙玉棠。”
“誰說我們興陽無人了!興陽早在春秋時期就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幾千年的曆史,豐厚的文化底蘊,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次就讓別人見識一下我們興陽80後的風采。”
“要敢於給年輕人壓擔子,20來歲當副處長,也沒有什麼過分之處嗎,我28歲就當處長了,韓市長29歲就當處長了。再過20年,說不定趙玉棠就坐在我今天這個位子上了。”
“另外,不是我批評你們,你們三家,還有,玉成,包括你市政廳那個發言人,真的不怎麼樣。”
“開個新聞發布會,記者一問,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顧左右而言他,空話套話連篇。”
“有時實實在在的事,也詞不達意,總給人以做賊心虛的感覺,理屈詞窮的印象,一點權威性都沒有。看著就讓人著急。”
“我們自己對他們的表現都不滿意,怎麼能讓外界和公眾信服?”
陳長江雖然言辭犀利,眾人卻也不敢有異議。這倒不全是害怕議長的權威,而是他們自己也感到,議長的話,確實說到了點子上。
眾人也是經常參加新聞發布會的人,至少經常看新聞發布會。
對於多數發布會而言,效果都不理想。本來是想澄清事實,可許多時候,結果恰恰相反,越描越黑。
不僅公關危機沒有處理好,反而引發人們對政府公信力的質疑。
“算了,我也不多說了。這麼晚了,大家也餓了。劉院長,這回是大夥兒為你揩屁股,你是不是該表示一下,請我們這些為你加班加點打工的人吃碗麵?“
“事先說好了,你自己私人掏腰包,不許用公款,大夥意見如何?”
“同意。”
“議長英明。”
“對,今天就吃劉院的大戶。”
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眾人紛紛跟誰議長出去吃麵。
邊往外走,馮四海邊在心裏合計:幸虧剛才的表現還算可以,直接舉薦了趙玉棠。原來陳書記和趙觀瀾本就認識。
這倒是應了興陽官場流行的那句話:不要在辦公室裏議論他人,因為你身邊的同事,可能就是他人的親戚。
趙玉棠又一次臨危受命,收拾殘局。
聖林脫逃案調查組的力量得到了加強。除了原有的律政司人員之外,市警察局,法院也抽調人員充實到調查組。
在看守所這塊,經過仔細排查,沒有發現看守所的工作人員以及在押人員與聖林脫逃有關連的證據。
但是,在調取看守所的監控錄像時,在接見室的監控錄像中,發現了疑似進入法庭現場和雇傭拆卸法院燈飾施工隊的那個年輕人。
在法院周邊街道的監控視頻中,也發現了這個人。
他從法院大院出來之後,進入城建局大門。
經城建局門衛指認,這個人確實進了城建局大樓。當時說是到城建局送快遞。
在城建局大樓樓頂,發現了一架羅斯國軍用望遠鏡被遺棄在地。
經過辦案人員現場模擬,正好將對麵法院大樓的樓頂情況盡收眼內。
幾乎與聖林脫逃行動的同時,此人出了城建局大樓,其時間正好吻合。
在城建局周邊街道的監控視頻裏,發現此人上了一台出租車。按車號找到司機,司機指認,正是此人,在城建局附近上了他的車,目的地是機場。
從機場查到:此人持湯米加王國護照,名叫希讓?瓦圖。目的地是滬江。
滬江機場的協查信息很快返回了,此人已經於昨晚乘坐泛米航空的班機出境,目前飛機已經抵達米國的落沙磯了。
至此,已經可以斷定,這個叫希讓?瓦圖的黃種人麵孔的年輕人,就是接應聖林越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