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警花出更(1 / 3)

趙觀瀾正在家裏麵上網時,接到了司法廳要求借調省第一監獄獄內偵查處副處長趙玉棠到法院工作的通知。

趙觀瀾對此並不奇怪。

由於省第一監獄是省司法廳管轄,所以已經提前與司法廳進行了溝通。要求明天一早,趙玉棠就到法院報到。有關的借調文件隨後就到。

趙觀瀾滿口答應。

其實,他也明白,就算是自己不答應,也沒有什麼用處。

雖然自己在全省司法係統還算是有些分量,但他也不會因為借調一個人而去跟各路大神較勁。

況且,借調的是自己的女兒,這正是讓他求之不得的事。

從聖林越獄事件一開始,趙觀瀾就很關注。一看法院的反應,他就知道:法院沒有他女兒那樣的人才。第一回合的失敗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事情也正如趙觀瀾所料。

他有一個強烈的預感:這次還得他的寶貝女兒出馬。

趙觀瀾對自己的女兒有一種幾乎盲目的信任。這種信任從趙玉棠十歲的時候就開始了。

那一年,趙觀瀾的妻子去世,後事辦完之後,趙觀瀾開始教自己的女兒獨立生活的技能。

第一天,獨自上下學。第二天,家裏麵電器、燃氣及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知識。第三天,做飯做菜。第四天,到市場采購各種生活物資。一周之後,趙玉棠就可以獨立生活了。

趙觀瀾鄭重地向女兒承諾:在她大學畢業之前,絕不會再續弦。

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甚至還超額完成了自己的承諾,直到現在也沒有再找老伴兒。

趙玉棠也確實沒有讓他失望。此後的人生大事,包括升學,選取專業,考研,參加工作,都是自己做主,趙觀瀾也從來沒有幹預,趙玉棠隻要將自己的決定向他通報一聲就行了。

最讓他自豪的是,趙玉棠從大一的下學期,就不再花老爸的一分錢了。

她做過家教,在校園裏擺過地攤兒,上路發過傳單,當過誌願者,兼職的網絡編輯,客串過群眾演員,還開了一個賣化妝品的網店,並且一直經營了4年,直到她碩士畢業後,考上了公務員,才以500萬元的價格兌了出去。

趙觀瀾自從妻子去世之後,就過著一種幾乎苦行僧班的生活。

吃飯在食堂,穿衣基本上是製服。每天在家和單位之間兩點一線。不喝酒,不吸煙,唯一的愛好就是讀書。從來就不收任何人的禮。

曾經有一次,有人送給他一筆錢,希望在升職時給予關照。

在第二天的大會上,趙觀瀾當著全體人的麵,把錢交給了督察部。

從那以後,再也沒人給他送錢了。一是真怕趙觀瀾說的那樣,公開姓名,二是把錢交給督察部,他不欠人情,錢也白花了。

趙觀瀾有一種執著而樸素的認知:他不能有任何閃失,否則,女兒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孤兒,這是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他省吃儉用,想給女兒攢下一筆嫁妝,將來讓女兒風風光光地出嫁。

就是死了,他也有臉去見他的妻子,說自己沒有虧待女兒。

隻是女兒邊念書邊開店,掙的錢比自己還多,讓趙觀瀾在自豪之時又有些羞愧。

趙觀瀾敲敲門,進了女兒的房間。趙玉棠也正在上網。

“老爸,有事兒嗎?”趙玉棠轉過了身。

“剛接到通知,要你明天到法院報道,借調過去的,我估計,可能跟上次一樣,關於聖林案的事。”

“又是聖林案,偌大個興陽就找不到第二個人應對了嗎?”

趙玉棠似乎有些不悅。

“倒也不至於找不到第二個人,隻是倉促之間,這樣的人確實也不容易找到,加上你上次的表現,所以又找上了你,據說是陳議長拍的板,不過,這又是一個機會,也是一件好事,這樣的機會也不是誰都能夠攤上的。”

“老爸,上次事件之後,我研究了一下聖林的案子,確實有一些疑點。外界的質疑並非沒有道理,上次贏得比較僥幸。我剛剛也在看這事兒,聖林為何拚死脫逃?為何又中途救人?”

“我仔細地研究了視頻,如果他不停下來救人,是完全能夠逃出去的。”

“還有,你看看這兒,聖林的背景:軍校畢業,留校任教員,特戰係戰術教官,海軍陸戰隊隊員,在比亞灣執行任務,在比亞救人,在索馬深入沙漠解救過人質,是‘六劍客‘戰鬥小組的組長。”

“這次接應他越獄的人,很可能就是‘六劍客’之一。以此人的策劃能力,若非中途救人,聖林越獄早就成功了。”

“還有,警察開槍到底有沒有必要?這都是很棘手的問題。我不一定每次運氣都會那麼好。”

其實,趙玉棠關注的遠不止這些。視頻中秦望舒和沈紫衣兩人的表現才更讓她吃驚。

作為同樣年輕貌美、才藝雙全、事業有成的女人,趙玉棠對自己是很有自信的。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