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生活軌跡(2 / 3)

一、聖林給了他一條煙、一套襯衣。

二、由於找聖林算命的人太多,薛信步開始組織這些人的先後順序,有的人為了早點兒排上號,開始走他的後門,給他送煙了。

“人們之所以願意追隨強者,是因為強者能夠給他們帶來利益。”

薛信步再一次在心裏確認了自己一直奉行的這個原則。

晚上8點,開始點名,點名,其實就是清點人數。

看守對到各個監區把人數清點之後,回去彙總,跟花名冊上的人數對上之後,點名就算結束了。

如果數目對不上,就是有問題了。

有問題,主要是指數目少了而言。

比如監獄裏一共押了8000人,點名時,隻點出了7998人,那剩下的2個哪兒去了?是不是跑了?

如果真的跑了,那可就是大事兒了。

當然,也有點名點多出來的事兒。這就顯然是計算上的錯誤了。

明明監獄裏隻押了8000人,卻點出了8100人,那多出來的100人,是從哪兒來的?是你抓進來的,還是他們自己跑進來的?

點名後,走廊的大鐵門上鎖。10點,就寢時間到了,聖林今天的算命才算告一段落。

他的床上已經擺滿了香煙,床下塞滿了飲料。他叫薛信步給自己號裏的每張床上分別扔了一盒煙和一罐飲料,在薛信步的伺候下睡覺了。

其實,所謂的伺候,無非就是把白天用於做樣子、應付檢查的被子——犯人們稱之為“型被”——放進儲藏室,再從儲藏室把晚上蓋的被子拿出來放到床上。

與看守所一樣,監獄的號裏晚上也是不關燈的。

不過,與看守所不同的是,這裏的號裏的燈有兩盞。不睡覺時,開的是照明燈。睡覺時,開的是睡眠燈,睡眠燈比照明燈亮度低,光線也比較柔和。

走廊裏的值星們走動的聲音也小了,他們一天24小時堅守在走廊,也要不時走進各個號裏巡視,監視著每個犯人的一舉一動。

一旦有打架或者是其他的異常情況,他們將第一時間控製局麵並通過對講器向獄政處報告,向自己監區的值班警官報告。

所以,有時候犯人們自嘲說:我們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人,晚上睡覺時,有值星們貼身守候,值班警察在第二層守候,白天幹活,有犯人小崗、巡邏守候,當然,還有警察守候。

一天24小時,無死角、全覆蓋,監控守候。外有高牆電網、保安部隊持槍保護。

實際上,如果單從人身安全的角度而言,這話還真就一點兒也不過分。

早6點,值星喊起床,開始洗漱,整理個人內務衛生和打掃個人衛生分擔區。各類物品要按規定位置擺放整齊,行李疊成豆腐塊,換上幹淨雪白的床單。然後就開飯了。

早餐一般是大米粥或者小米粥,鹹菜,小饅頭或者發糕。有時會有兩個煮雞蛋。發糕由玉米麵和白麵混合、發酵蒸製而成,味道還是不錯的。

當然,也有經濟條件較好的犯人,自己買一些糕點之類的,也有的人想多睡一會兒懶覺,幹脆就不吃早餐了。

夥食監督員也上崗了,他們以前的任務,主要是監督飯菜分配是否公平,而現在,則轉為主要監督是否有犯人浪費糧食的現象。

犯人的夥食標準,星江省有統一的標準。一般有兩個指標,一個是金額上的指標:每人每月180金幣。這個數目並非固定不變,隨著物價和通貨膨脹指數會有調整,基本上是隻升不降。

另一個指標是實物量指標。

規定每人每月糧食22。5公斤,其中細糧60%以上,肉類2公斤/人?月,蛋0。5公斤/人?月,魚0。5公斤/人?月,油0。75公斤/人?月,豆製品1公斤/人?月,蔬菜20公斤/人?月,調味品適量。

兩項指標必須同時達到,夥食費專款專用,不得克扣,不得結餘。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執行的話,犯人們吃飯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以前的原則是保證犯人吃得飽、吃得熱、吃得熟、吃得衛生,現在,在前麵四個原則的基礎上,又加上了“盡可能吃得好”這個要求。

對監獄裏情況不了解的人,或者是受文藝作品影響的人,以為犯人吃不飽,互相搶食,或者是有好吃的都要給牢頭獄霸進貢等等,這種情況,以前有過,現在其實是極少發生的。

如果沒有獄警做後盾,單靠暴力就能成為牢頭獄霸的情況,其實是極少能夠成功的。

象聖林、王景山、湯文靜、鹹武吉、辛明輝這樣的人,都有潛質成為牢頭獄霸,但他們幾乎都不會選擇那樣做。為什麼?自然是利益的取舍。

他們大都本身經濟條件不差,有的人甚至條件很好,看不上別人那點兒東西,其主要目標是多減刑,早日出去,不會采取那種冒險的方式去爭那點兒利益。

況且,他們在犯人中的地位都比較高,更不願意放下身段,去做那種丟人的事兒。

反而倒是他們自己,經常出錢出物給薛信步那樣沒錢的人,這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

第一監獄犯人的夥食,在全省的監獄裏,曆來都是比較好的。不僅嚴格執行標準,逢年過節,甚至還從生產經營收入中拿出一些來補貼犯人夥食。

有的監區,為了鼓勵犯人,也會自己出錢改善犯人夥食。

這個錢,其實是不白花的。有時為了趕工期,給犯人弄點好吃的,犯人覺得政府心裏還是體諒犯人的,幹勁兒就上來了,加班加點,活兒幹的又快又好。

即使是象趙觀瀾他們這些監獄長們,也願意拿自己犯人夥食好這事兒,象其他監獄長們顯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