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年最大的幸福,就是周末跑到黎民這裏,蹭吃蹭喝,喝多了之後,大罵他的上司們混蛋。
“你女朋友的叔叔不是在羅江教育廳嗎?找他幫你調出來吧?”
黎民不願意見到馬伯年沉淪下去。
“我倒是跟他們提起過,可是,他們說,需要一筆錢。我哪來的錢?”
“多少錢?”
“5萬金幣。”
“我給你拿。”
“這麼大一筆錢,那怎麼好意思?我一年工資才4000金幣。”
“老同學了,客氣什麼,將來有了,你再慢慢還我。沒有,就當我生意賠了。”
馬伯年用黎民的錢,調到了羅江教育廳,又和廳長拉上了關係,此後時來運轉,一路升遷,直到如今當上了羅江大學的常務副校長。
說是副校長,其實,馬伯年在羅江大學是說一不二的人物。
校長是個學者,在官場本就是個門外漢,又醉心於學術,對於行政事務毫無興趣,樂得當個甩手掌櫃,把一應校務全都交給馬伯年。於是,馬伯年就成了羅江大學一手遮天的人物。
在學術領域,馬伯年也是斬獲頗豐。不僅具有院士頭銜,還是學術領軍人物,享受帝國特殊津貼專家……。
據黎民在工地上聽說的傳言,馬伯年如今身家過億,又手握大權。紀小林今年的工程款沒給結算,就是因為馬伯年沒有點頭。
按說,按期給付工程款,本就是合同規定的義務,馬伯年又是紀小林是同學,沒有不給錢的道理,想來頗令人費解。
雨霖鈴則比較具有戲劇性。
當時,雨霖鈴在一所中學當教師,不安心工作,整天想著當明星。有事兒沒事兒總往黎民的公司跑,以黎民的女朋友自居。
黎民給了她3萬金幣,支持她參加了選美比賽,最後得了一個最上鏡獎。
雖然得了獎,但是,距離明星之路,還有很長的距離。於是,黎民又拿出了5萬金幣給了一個電視劇導演,給雨霖鈴在一部電視劇中爭取到了一個第三女主角的角色。算是 幫助她走上了演藝之路。
黎民入獄之後,兩人的所謂戀愛關係,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不過,此後雨霖鈴的演藝之路,似乎越走越順,;一連出演的幾個角色,都火了。儼然已經成了一線明星。
隻是近些年來,或許是戲路不對,或許是歲數大了,雨霖鈴有些走下坡路。不過,還是時常出演一些角色,或者在一些綜藝節目中當嘉賓,頗有些不甘退居幕後的意思。
黎民進了監獄後,因為是經濟犯罪的罪名,一些獄警和犯人以為他有油水可炸,常常擠兌他。加上生活也確實困難,曾經想象著他對之有恩的幾個人,會來監獄裏看望他,至少,會在經濟上給他點兒資助。
但是,結果讓他失望了,沒有人來看過他。黎民也曾經想過跟他們聯係,讓他們幫助一下自己,想來想去,他還是沒有拉下這個臉兒來。
後來,黎民對他們就徹底死了心,發誓寧願餓死,也絕不會向他們乞求哪怕是一個銅幣。自己以往對他們的幫助,就當是前世欠他們的,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後來聽說了馬伯年就在羅江大學當校長後,他也沒想過去找他。在紀小林開除他時,盡管認出了紀小林,也沒有點破,連夜走了。
現在三人一起來了,難道真的是回心轉意,想來接風敘舊,或者是幫助他來了?
“黎民,怎麼回來了也不打個招呼?進了一回監獄,架子倒是越來越大了,眼裏連老同學都沒有了?”
馬伯年緊走幾步,一手抓住黎民的手,一手拍著黎民的肩膀,顯得非常熱情。
“領導日理萬機,黎民百姓不敢前去打擾,免得讓領導為難。如今大駕光臨,是路過巧遇,還是下鄉訪貧問苦?或者是專程前來?”
“廢話,不是專程前來,我們三個會湊到一塊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