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克國防軍,也就是一般所說的伊沙克政府軍,是在聯軍推翻了伊沙克前政府之後組建起來的。
為了肅清前政府的殘餘勢力和影響,對於前政府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幾乎所有的前政府軍軍官都被排斥在新建的國防軍之外。
所以,新的伊沙克國防軍,基本上都是由新人組成的。
許多事情是要講究傳承的,軍隊也是如此。
幾乎全部由新人組成的伊沙克國防軍,盡管得到了聯軍的訓練和武器裝備的支援,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戰鬥力都處於很差的水平。
這也就是他們雖然人數眾多,裝備也比ABS好,但是卻被ABS打得屁滾尿流的主要原因。
隻是由於這幾年,經曆的戰鬥多了,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現在才堪堪與ABS打了個平手,阻止了ABS迅速擴張的勁頭。
ABS的聖軍,兵員主要來自於世界各地,有的是一些有經驗的老兵和軍官。不過,大部分的兵員,還是那些憑借狂熱和所謂的信仰來參戰的。
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沒有受過軍事訓練。到了ABS後,一般隻經過不到兩周的簡單訓練,就匆忙地走上戰場。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快速擴張的戰線上去。
聖軍的武器,多數來自於走私。除了一些常規的輕武器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重武器。高科技武器,則更是談不上了。
偶爾繳獲一些伊沙克和西利亞的重武器,如坦克,裝甲車和重炮等,除了因為操作不了,就是因為沒有炮彈,所以,也基本上派不上什麼用場。
相對而言,ABS 聖軍的軍官隊伍,素質還是比較高的。他們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被清洗的伊沙克前政府軍。
雖然前政府軍的素質也不高,軍官水平也有限,但是,畢竟還算是職業軍人。在多年的戰火中,積累了不少經驗。比不上那些軍事大國的軍官,但是,跟伊沙克政府軍那些新人來比,還是占有一定的優勢的。
所以,在對戰政府軍的時候能夠取得節節勝利,這些軍官是起了關鍵性作用的。
ABS前幾年的軍事戰略,基本上都是以攻城略地的陣地戰為主,隻為盡可能地多占地盤,陶醉於建立神國的夢想當中。內部也不發展經濟,更不管什麼民生福祉。
進過幾年的擴張,現在已經難以為繼,到了強弩之末的狀態。
伊沙克本來就是個依靠資源吃飯的國家,國內的工業和農業基礎本來就很薄弱。再經過戰爭的破壞,其實也是民生凋敝。
政府軍現在能夠達成與ABS戰略相持的階段,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他們自己的力量足夠強大,而隻是因為對方的力量幾乎到了極限。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達成了臨時停火協議。
對於ABS來說,是要借此機會,抽身回頭對付魯巴巴,穩定自己的後方。
對於伊沙克政府軍來說,則是借此機會休整喘氣,坐山觀虎鬥,讓ABS跟魯巴巴殺個你死我活。待雙方殺的筋疲力盡時,自己再出手,坐收漁人之利。
但是,由於伊沙克境內還存在著大量的反政府武裝,所以,政府軍也不敢就因此睡大覺。
這些反政府武裝,立場不定。他們隻為自己的部落或者派別負責,有的則純粹屬於割據的軍閥勢力。今天打政府軍,明天也許就打ABS,所以,雙方都不敢對他們掉以輕心。
正是因為如此,伊沙克政府軍和ASB雖然達成了停火協議,但是,在原有的防線上,仍然保持了較多的兵力。加上原本就互相不信任,有著利益上的根本衝突,即使停火了,也是互相戒備。衝突隨時可能再起。
因為這一係列原因,ABS所能抽調出的對付魯巴巴的兵力,也是有限的。滿打滿算,最後湊齊了15000多人。
即使是這個兵力,也是魯巴巴現有3000來人的5倍了。雖然聖林又緊急征召了3000人,但是,這3000人的新兵,剛剛開始訓練沒有多久,目前的戰鬥力還非常有限。
達烏德同時在六個國家發動的襲擊,雖然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也遭到了來自對方的報複。
雖然還沒有受到大國的軍事打擊,但是,在物質禁運上卻是加大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