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之書……”
楚文胥的話音落了下來,房間外頭便是響起了一聲低低的呢喃,帶著十分的驚訝,隻是幸得控製住了,才沒有發出大的動靜,擾亂了房子裏的人。
而站在門口的正是阿喜,她聽完了劍七的話,連自己的房間都沒有回,便是直奔著楚文胥的書房而來了。
隻剛到了門口,便恰恰好聽到了從楚文胥的嘴裏說出來兵道之書這四個字。
她原本也不想做這種房外竊聽偷雞摸狗的事情,她想著即便有什麼誤會誤解,也該當著麵說清楚才是。可這兵道之書四個字出來,卻是讓她心中驚訝萬分,連腳下的步子都緩了下來。
她竟從沒想到,楚文胥不但知道兵道之書的存在,還知道這本書如今就在芸兒身上。難怪、難怪楚文胥一個楚國太子,卻會和芸兒這麼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般默契地做下約定,想來就是跟兵道之書有關係的。照楚文胥話裏的意思,便是隻要她不回去楚國,芸兒便不會將這本書交給成鈺。
阿喜想著這些,都是有些不置信地暗自搖了搖頭。她實在不敢相信,芸兒怎麼能拿著她的東西用來跟別人交易換取她不留在明國。她也更不想去猜想,楚文胥如此費盡心思地想要她留在楚國,也隻是因為兵道之書,因為自己是唯一牽製住兵道之書的人?
不知怎麼的,鬼使神差的她便是咬住了自己的下唇隻靜靜地待在門口沒有進去。
她真的不懂,兵道之書對於成哥哥對於楚文胥,真的是這麼重要的存在嗎?
她這麼想著,房間裏馮叔的聲音響了起來,卻恰好也將自己心裏的疑惑問了出來,“小主子,這兵道之書老馮是聽了無數次,可是一直不太懂,隻是一本書為什麼有這般重要,還比得上千軍萬馬了。”
“對於北朝複興而言,當然重要。”楚文胥的聲音淡了淡,在北朝人心裏,韓燁的地位幾乎已經媲比於神,他留下的東西便算得上北朝人的信仰,信仰可是很可怕的東西。它的凝聚力不言而喻,成鈺若是有了兵道之書,他的正統之位便高於成飛和其他所有的起義軍,自然會得到天下之中痛恨司馬南暴政人的擁護。
“民心一聚便堅不可摧,再加著成鈺身邊有李昂此等的人才,明國之亂必定會提早上許多平息,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最不利的。”
北楚兩國的關係原本就岌岌可危,互相不肯臣服又意圖吞並對方,如此對峙必定不是長久之事。這些年來,北楚也一直交戰無數,到成武為帝昏庸無能終於是敗光了北朝,讓司馬南篡位引起了整國上下的混亂。
這對於楚國來說,原本就是趁亂吞並最好的時機,隻可惜北楚禍不單行,北朝尚且遭遇滅朝混亂不堪,可楚國上下又如何不是被白蟻蠶食的朽木,空有其表敗絮其中。
朝中幾派勢力分割軍政,數年來從未曾一心對外,而是相互暗鬥相互牽製,使盡了心機放在對方身上,若不然以楚國精兵,又怎麼會連一個小小的遂城都攻上這麼多次還沒有真正下來。
這幾派勢力相互牽製著,生怕哪一方便在軍政上有了建樹蓋過自己,如此下去,楚國早晚也會走上北朝這條老路。
所以,楚國最重要的,就是要趕在明國之亂結束之前平息內亂,否則的話,複興北朝一旦成為民心所向,成姓舊脈登朝為帝,下一個遭殃的就會是水深火熱的楚國。
“兵道之書是平息明國之亂的關鍵,它的出現至少會讓明國之亂早些結束個幾年,這對於楚國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這書自然不應該讓它落在成鈺手上,更何況你有句話也說得對,這兵道之書不僅比得上千軍萬馬,它本身、就藏著千軍萬馬。”
“藏著千軍萬馬?”老馮眉心一蹙,有些沒理解楚文胥的話,“小主子所言,老馮愚笨,聽不懂。”
楚文胥的聲音沉了下來,“韓燁手上除了明麵上的傲林軍,還有一支韓氏暗隊遺留至今,一直為韓家所用,探子密閉各地,武功高強者更是甚多,堪比得上我鷹狼狐三隊,人數應有上萬餘,豈不就是千軍萬馬?而那兵道之書裏,就藏著可以號令這千軍萬馬的秘密。”
阿喜聽著房間裏楚文胥的話,眸子動了動,她從來沒有聽楚文胥在她麵前提起過兵道之書,雖然她並不認為楚文胥是不知道這本書的存在,畢竟他身為楚國太子,手下又有鷹隊這麼強大的探子,但是她也從來沒有想到過,楚文胥竟然對兵道之書這麼的熟悉。